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2021高一下·兰州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木雏

    林斤澜

    20世纪50年代后期,我在圆湖村里“蹲点”,圆湖村是一步过渡到共产主义的典型,常有人来参观。春天,来了十来个大学生,由一个老师带着。这老师是刚毕业的留校学生,顶多是个助教吧。但农民分不清大学里的职称。反正助教也是老师,便戳着脊梁嘀咕道:怎么有这么个老师?还是大学老师?

    他比他带的学生大个三两岁吧。可是按农民说,要“木”十岁。木就是不活泛。见人不会说话,不知道招呼。又说要“雏”十岁。雏是幼稚。

    一天早上,我那房东在院子里浇水,巴掌大一块地上,正有新绿钻出来,不到两寸高,几个学生有的说是葱,有的说是蒜苗,有的要打赌。房东觉着好玩,说:“想必大学里也修行,忌吃五辣,不知道葱叶儿是圆的,蒜叶儿是扁的。”

    没想到那位老师正经摸出小本子,往上写字,嘴里咕咕着:“葱,圆的。蒜,扁的。”

    房东撑不住笑起来,那几个学生为老师不好意思,转头跑了。老师只管写着,全不知觉。我探过头去瞅瞅,不懂,看样子是英文。

    我可怜这个知识分子,小声跟房东说,人家会英语。可是房东不清楚英语是什么,更加笑开了,说:“还画洋码呀。”

    过了两天,房东家里发鸡瘟,十来只鸡死了一多半,房东心疼得吃不下饭,那位老师走来问病鸡和好鸡,怎么认?

    房东蹲在那里没好气,说:“认屎呗。”

    老师不懂眼色,追问好鸡的屎什么样。房东没奈何,又说:“溏屎。”

    “溏?屎?”

    老师傻着眼,可又摸出小本子来了。房东扭过脸去,六岁的小儿子咧着嘴,唱儿歌一般说道:

    “一堆儿,一堆儿。带尖儿,带尖儿。下边黑黄黑黄,是红溏,尖儿白花白花,是白溏。”

    老师往本上写。房东站起来往屋里走,嘀咕道:

    “一个鸡屎,也画洋码。”

    他觉着晦气。老师却一边写,一边往地上张望,小儿子指着一堆叫道:

    “这就是,尝尝不?”

    老师只管端详着,随口嘀咕道:

    “不尝,不尝。”

    小儿子大笑。屋里他娘叫了声“哎哟”,一会儿,打发小儿子到红医站给拿膏药,说是岔了气。

    这是二十多年前的事了。

    前几天我在晚报上看见圆湖村两个养鸡户,收入论千,从不死鸡,鸡瘟进不了他家的门儿。我顺便去看看,就是那房东家,不过老房东两口子都去世了。当年的小儿子现是当家人,当年种葱蒜的那块地,现在拉上篱笆,养着上百的来亨鸡,血红的冠子,雪白的羽毛,一个个神气活现。正想说几句什么,听见脚步响,那青年当家人扔下我,奔向院门口,迎着一位中年胖子。细一看,奇了,可不就是那位老师吗?他见老了,眼泡鼓鼓的,腮帮耷拉的。他不往院里走,定定地望着院外的杏树。正是早春,杏花灰白灰白好像烟雾,青年当家人说:

    “怕是大年哩。杏花要‘旧’,桃花要‘喧’。”

    老师摸出小本子。我看见他写着字,可咧开了嘴,口水都要滴答下来了。不光是“雏”了,还透着“傻”来。我心里一动。走过来提起50年代,他望望我。想不起来,我又说起他带的学生,好像想起来了。为什么说是“好像”,因为没有这种时候常有的欢叫,只是嘴里咕咕地:“哦,哦……”

    不光是“木”了。还透着“僵”来。我还要叙旧,但当家人打断我的话,直跟老师解释,什么“旧”呀“喧”呀,都是方言土语,不知道科学不科学。琢磨着怕跟风啦雨啦有联系,杏花开得早,是起风的时候。桃花在清明前后,清明时节雨纷纷……他只怕解释不细、不全、不当,不留点儿空子让我说话。我只好探过头去,看看老师写什么,写的汉字不像汉字。这回,我断定是日文。

    老师写着写着,挪步往杏树那边走了。当家人回过头来,只管去轰他的鸡。我只好跟过去,想想问道:

    “这老师,现在,是个干什么的?”

    青年当家人头也不回,说:

    “一个老专家。不是说空话的人。”

    我噎了一下。不过这些年也添了些涵养了,不动声色地还问道:

    “什么专家呢?”

    “化学。”

    “化学……”

    我知道化学里边还分好些专业呢,可又一时使不上嘴。那当家人说:

    “我这儿没死过鸡,仗着‘长效避瘟散’,就是他配的方。”

    “我当他……他……他老了呢,都张着嘴流水的……”

    青年当家人直往屋里走,嘀咕着:

    “有病。叫造反学生扇的。”

    (选自《林斤澜文集》)

    1. (1)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本文以回忆往事入手,通过叙述一个大学老师在农村生活的片段,生动再现了特殊背景下的社会图景,富有时代性。 B . 小说善于运用细节表现人物性格,如老师认真记录葱和蒜的区别,细致求问如何分辨病鸡和好鸡,突显了人物品质,增强了文章的艺术感染力。 C . 文中的老师从20年前被圆湖村那对房东父子取笑到20年后获得房东儿子的尊重与爱戴,源于他研究出“长效避瘟散”,提高了农民收入。 D . “我”从青年当家人口中得知,老师“张着嘴流水”,是当年造反学生扇后留下的毛病,在这些叙述中,我们不难体会文章蕴含的淡淡的痛楚和作者对那个时代的认识。
    2. (2) “我”在小说中的主要作用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3. (3) 结合文章谈谈你对小说标题“木雏”二字的理解。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