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2021高二下·安庆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古往今来的大多数人类文明对于狗都有正面的认识、高度的赞美。从虚构的神话到现实的表达,人们很早就开始用画笔记录下这些伙伴的身影,赋予它们忠诚、勇猛、机敏的品质与永恒的生命。

    生活在战国时期的思想家韩非子曾记载过一个有趣的故事。有一天,齐王问一位画家:“什么东西最难画?”画家答道:“犬马难,鬼神易。”因为犬马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大家天天都看在眼里,想要把它们画得看起来相像,并不容易;而鬼神之流,谁都没有亲眼所见,自然可以任由画家发挥,好画许多。通过这则故事,我们得以了解我国古人在绘画创作时力求形似的主张。

    若论今天国人最熟悉的猎犬形象,恐怕非《大闹天宫》动画片中伴随二郎神左右的哮天神犬莫属。事实上,猎犬也正是历代画家最爱描绘的犬类。

    从现存的仰韶彩陶上,我们便可以看到四肢开张、飞奔向前的猎犬图案。两汉时期的画像石、画像砖上也有许多类似的形象。它们共同表现出狗对于人类最早也是最重要的价值—为人类追击猎物,这也是像“狩”“猎”这样的汉字部首属“犬”的原因。

    我国古人曾将犬分为三类,其中之一便是所谓“田犬”,即猎犬。在欧洲中世纪的抄本插图上,也清晰地描绘了狗的四种不同功能:牧羊,逐鹿,追兔和为主人报仇,一半与打猎有关。晋人傅玄在他的《走狗赋》中,赞美优秀的猎犬兼具鹰与成的“劲武”,也谈到了当时西域进献名犬的故事。

    自晋代以来,上层社会开始以驯养和搜求异域名犬为乐,而西域国家也常以名犬作为国礼进献给中原王朝的统治者。这时的猎犬不仅仅只会狩猎,还要承担外交的职责。唐代诗人杜甫曾以一篇《天狗赋》尽显天宝年间宫廷所畜西域异犬的风姿。在唐懿德太子李重润墓室里,有一幅今天被命名为《架鹞驯犬图》的壁画。画中描绘了一位唐代内官装束的男子手擎鹞鹰,回首俯视着一只抬腿示好的猎犬。猎犬身体修长,双耳尖耸,正是佳犬的特征。另一边,一位胡人驯犬师恭敬地随侍其后——正如杜甫赋文中所提到的那样,西域进献的猎犬都由专门的胡人跟随驯养。

    《架鹞驯犬图》为我们提供了不同于以往的猎犬形象。画中的猎犬不再只是一味地奔跑逐猎,他们开始与主人互动,亲昵而温顺。在一派融洽的画面氛围背后,是猎犬地位的进一步上升与礼仪功能的变化。这一点在更早一些的唐章怀太子墓《狩猎出行图》的壁画中也得到体现⊖—在这幅壁画中,猎犬依偎在猎手的怀里,等待着出击的时刻,尽显待遇优渥。

    (摘自《光明日报》《画中瑞犬迎春来》)

    1. (1)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从虚构的神话到现实的表达,人们很早就开始用画笔赋予狗永恒的生命。 B . 《大闹天宫》中的哮天神犬是猎犬形象,猎犬是历代画家最爱描绘的犬类。 C . 欧洲中世纪抄本插图和晋人傅玄的《走狗赋》,重点描绘了狗的狩猎功能。 D . 《架鹞驯犬图》描绘的猎犬是由西域进献的,能够与主人互动,待遇优渥。
    2.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通过画犬论述熟悉的形象难画,并引申出犬与人类的关系。 B . 第二段引用韩非子所载故事,是为了突出我国古人绘画创作时力求形似。 C . 第五段引用《走狗赋》中内容,能表现出猎犬兼具鹰与虚的“劲武”特点。 D . 最后两段从《架鹞驯犬图》出发,重点论述猎犬从狩猎到被驯养的演变。
    3. (3)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因为狗具有忠诚、勇猛、机敏的品质,人类文明对狗总是给予高度赞美。 B . 绘画时,熟悉的对象不容易画得相像,没有见过的对象更容易发挥。 C . 现存的仰韶彩陶以及两汉时期的画像石、画像砖画的都是猎犬的形象。 D . 晋代以来,驯养和搜求异域名犬成为时尚,西域国家因此常进献名犬。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