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选自周敦颐《爱莲说》)
(二)士之才德盖一国,则曰国士;女之色盖一国,则曰国色;兰之香盖一国,则曰国香。自古人知贵兰,不待楚之逐臣①而后贵之也。兰盖甚似乎君子,生于深山丛薄②之中,不为无人而不芳③;雪霜凌厉而见杀,来岁不改其性也。是所谓“透世无闷,不见是而无闷”者也。兰虽含香体洁,平居与萧艾不殊。清风过之,其香蔼然,是所谓含章以时发者也。
(节选自黄庭坚《书幽芳亭记》,有删改)
注:①楚之逐臣:指屈原。②丛薄:贫的丛林。③芳:散发出芳香。
-
(1)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 不蔓不枝 蔓:藤蔓
B . 香远益清 益:更加
C .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 谓:以为,认为
D . 陶后鲜有闻 鲜:少
-
-
(2)
把语段(一)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
-
(3)
下列对语段(一)相关内容的解说和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说是古代的一种议论性文体,既可叙事,也可以议论,相当于现在的杂文。
B . 文章通过对比衬托,“菊”象征着隐逸者,表达作者隐居避世这类人少而感到向往和追求;“牡丹”象征着追求功名利禄者,表达作者对这类人多而感到鄙薄。
C . 文章骈散结合,但主要以散句为主,句式长短相同错落有致、富于变化。结尾以作者的感叹作结,“叹”爱菊者少、爱莲者少、爱牡丹者多。
D . 文章以花喻人,托物言志。作者借莲花含蓄地表达了自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永远保持清白的操守和正直的品德。
-
-
(4)
语段(一)和语段(二)都表现了美好的君子形象,但又有所不同,请简要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