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2021·西城一模)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天下之患,不患材不众,患上之人不欲其众;不患士之不欲 , 患上之人不使其为也。

    夫材之用,国之栋梁也,得之则安以荣,失之则亡以辱,然上之人不欲其众,不使其为者,何也?是有三蔽焉。其尤蔽者,以为吾之位可以去辱绝危,材之得失无补于治乱之数;又或谓吾之爵禄足以诱天下之士,荣辱忧戚在我 , 可以骄天下之士,而将无不趋我;又或不求取用之道,以为天下实无材。此三蔽者,可以论其失者,独以天下无材者耳。盖其心非不欲用天下之材,未知其故也。

    且人之有材能者,其形何以异于人哉?惟其遇事而事 , 治国而国安焉。上之人苟不能精察之、审用之,则虽抱皋、夔之智,且不能自异于众,况其下者乎?世之蔽者曰:“人有异能于其身,犹锥之在囊,其末立见。故未有有其实而不可见者也。”此徒有见于锥之在囊 , 而固未睹夫马之在廐也。驽骥杂处,饮水食刍,嘶鸣蹄啮,其所异者矣。及其引重车,取夷路,不屡策,不烦御 , 一顿其辔,而千里已至矣。然后骐骥与驽骀矣。古之人君知其如此,故不以天下为无材,尽其道求而试之。试之之道,在当其所能而已。

    (甲)是知虽得天下之瑰材杰知,而用之不得方,亦若此矣。古之人君知其如此,于是量其能而审处之,使大者小者、长者短者无不适其任者也。如是,则士之愚蒙鄙陋者,皆能奋其所知,以效小事 , 况贤能智力卓荦者乎?呼!后之在位者,盖未尝求其说而试之以实也,而曰天下果无材,亦未之思而已矣。

    或曰:“古之人于材有教育成就之,而子独言其求而用之者,何也?”曰:天下法度未立之先,必先索天下之材而用之,如能用天下之材,则所以能复先王之法度,则天下之小事无不如先王时矣,况教育成就人材之大者乎?此吾所以独言求而用之之道也

    (取材于王安石《材论》)

    1. (1) 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未知其故也               特:只不过 B . 惟其遇事而事治             治:处理得好 C . 求其所异者矣             蔑:微小 D . 然后骐骥与驽骀矣         别:告别
    2. (2) 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 不患材不众                 人有异能于其身 B . 不患士之不欲为               独以天下无材者耳 C . 将无不趋我               况贤能智力卓荦者乎 D . 尽其道求而试之             古之人于材有教育成就之
    3. (3) 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荣辱忧戚在我                       他们的荣辱忧伤令我挂怀 B . 此徒有见于锥之在囊                 这只是看到了锥子放在布袋里的情形 C . 皆能奋其所知,以效小事             都能发挥他们的智慧,去尽力做一些小事 D . 此吾所以独言求而用之之道也          这就是我只讲寻求和使用人才方法的原因
    4. (4) 将下面语句译为现代汉语。

      及其引重车,取夷路,不屡策,不烦御

    5. (5) 下面三则材料中,哪一则最适合作为论据放在文中的(甲)处?请根据文章及所选材料的大意简述你的理由。

      (材料)

      ①弓所以为正者,材也。相材之法视其理,其理不因矫揉而直,此弓人之所当知也。

      ②六国合从,而辩说之材出;刘、项并世,而筹画战斗之徒起;唐太宗欲治,而谟谋谏诤之佐来。

      ③南越之修簳 , 加强弩之上,而彍之千步之外,此天下之利器,决胜之所宝也。用以敲扑,则无以异于朽槁之梃

      注释:①簳:小竹,可做箭。②梃:棍棒。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