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卷
试题
首页
充值中心
开通VIP会员
特惠下载包
激活权益
帮助中心
登录
注册
当前位置:
初中科学
/
解答题
1.
(2021八下·杭州期中)
材料一:1820年,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发现了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
材料二:1825年,瑞士物理学家科拉顿做了如下实验:他将一个能反映微小变化的电流表,通过导线与螺旋线圈串联成闭合电路,并将螺旋线圈和电流表分别放置在两个相连的房间,如图甲所示。他将一个条形磁铁插入螺旋线圈内,同时跑到另一个房间里,观察电流表的指针是否偏转。进行多次实验,他都没有发现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
材料三:1831年,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用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里切割磁感线的时候,发现导体中产生电流,从而实现了利用磁场获得电流的愿望。
材料四:法国科学家阿尔贝•费尔和德国科学家彼得•格林贝格尔由于巨磁电阻(GMR)效应而荣获200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1) 进行奥斯特实验时,在静止的小磁针上方,需要放置一根导线。为了产生明显的实验现象,该导线放置的方向应该是
(选填“东西”或“南北”)。
(2) 科拉顿的实验中,
(选填“已经”或“没有”)满足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3) 科拉顿、法拉第等物理学家相继进行如材料所说的实验研究,是基于
的科学猜想。
(4) 如图乙是研究巨磁电阻特性的原理示意图。实验发现,在闭合开关S
1
、S
2
且滑片P向右滑动的过程中,电磁铁磁性
(选填“增强”或“减弱”)。此时指示灯明显变暗,这说明巨磁电阻的阻值和磁场的关系是
。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使用过本题的试卷
专题三 发电机--2023-2024学年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期末复习卷
初中科学浙教版八年级下册 第一章 第5节磁生电
八年级科学下册1.5磁生电同步练习
初中科学同步8年级下册 1.5.1 磁生电——电磁感应
浙教版科学八下第一章4-7节同步测试
2021年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期末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