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2021高一下·建瓯月考)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面各题。

    曰:“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苟无恒心,辟邪侈,无不为已。及陷于罪,然后从刑之,是罔民也。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是故明君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之善,故民从之也轻。今也制民之产,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此惟救死而恐不赡,奚暇治礼义哉?王欲行之,则盍反其本矣: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孟子·齐桓晋文之事》)

    1. (1)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俯足以妻子          蓄:供养 B . 明君民之产          制:限制 C . 百亩之田,勿其时    夺:耽误 D . 乐岁终身苦           乐岁:丰年
    2. (2)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故民从之也轻          ②鸡、豚、狗、彘

      ③然后从刑之            ④然后驱之善

      A . ①②两个“之”字相同    ③④两个“而”字也相同 B . ①②两个“之”字相同    ③④两个“而”字不同 C . ①②两个“之”字不同    ③④两个“而”字也不同 D . ①②两个“之”字不同    ③④两个“而”字相同
    3. (3) 下列对文意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孟子在文章 这个部分提出了自己的“仁政”的主张,这正是孟子的目的所在。 B . 孟子在谈话中首先从“养”“教”两个方面概述了“仁政”的基本内容,这二者的关系是在施“教”的基础上有“养”。 C . 为了进一步说服齐宣王,孟子在谈话中提出了从田宅桑畜直到礼义庠序的王道仁政模式图。 D . 孟子的这一番话,充分体现了善于论辩、富有气势的特点。
    4. (4) 将下面的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①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②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