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2021高二下·博兴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答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弱天下之民。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秦王怀贪鄙之心,行自奋之智,不功臣,不亲士民,废王道而立私爱,焚文书而酷刑法,先诈力而后仁义,以暴虐为天下始。夫兼并者高诈力,安危者贵顺权,此言取与守不同术也。秦离战国而王天下,其道不易,其政不改,其所以取之守之者无异也。孤独而有之,故其亡可立而待也。借使秦王论上世之事,并殷、周之迹,制御其政,后虽有淫骄之主,犹未有倾危之患也。故三王之建天下,名号显美,功业长久。

    今秦二世立,天下莫不引领观其政。夫寒者利裋褐 , 饥者甘糟糠。天下嚣嚣,新主之资也。此言劳民之易为仁也。向使二世有庸主之行而任忠贤,臣主一心而忧海内之患,缟素而正先帝之过;裂地分民以封功臣之后,建国立君以礼天下;虚囹圄而免刑戮,去收孥污秽之罪,使各反其乡里;发仓廪 , 散财币,以孤独穷困之士;轻赋少事以佐百姓之急约法省刑以持其后使天下之人皆得自新更节修行各慎其身塞万民之望而以盛德与天下天下息矣即四海之内皆欢然各自安乐其处,惟恐有变。虽有狡害之民,无离上之心,则不轨之臣无以饰其智,而暴乱之奸弭矣。

    二世不行此术,重以无道:坏宗庙与民,更始作阿房之宫;繁刑严诛,吏治刻深;赏罚不当,赋敛无度。天下多事,吏不能纪;百姓困穷,而主不收恤。然后奸伪并起,而上下相遁;蒙罪者众,刑戮相望于道,而天下苦之。自群卿以下至于众庶,人怀自危之心,亲处穷苦之实,咸不安其位,故易动也。是以陈涉不用汤、武之贤,不借公侯之尊,奋臂于大泽,而天下响应者,其民危也。

    故先王者,见终始不变,知存亡之由。是以牧民之道,务在安之而已矣。下虽有逆行之臣,必无响应之助。故曰:“安民可与为义,而危民易与为非”,此之谓也。贵为天子,富有四海,身在于戮者,正之非也。是二世之过也。

    (节选自《过秦论》)

    1. (1) 下列加点的实词和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 长策而御宇内  以孤独穷困之 B . 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不功臣 C . 弱天下之民   制御其政 D . 天下莫不引领观其政   重以无道
    2. (2)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轻赋少事/以佐百姓之急/约法省刑/以持其后/天下之人皆得自新/更节修行/各慎其身/塞万民之望/而以盛德与天下/天下息矣/ B . 轻赋少事以佐百姓之急/约法省刑/以持其后/使天下之人皆得自新更节/修行各慎其身/塞万民之望/而以盛德与天下/天下息矣/ C . 轻赋少事以佐百姓之/急约法省刑/以持其后/使天下之人皆得自新/更节修行/各慎其身/塞万民之望/而以盛德与天下/天下息矣/ D . 轻赋少事/以佐百姓之急/约法省刑/以持其后/使天下之人皆得自新更节/修行各慎其身/塞万民之望/而以盛德与天下/天下息矣/
    3. (3) 下列对文中加横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黔首,百姓,秦朝百姓用黑色头巾包头,故称“黔首”。 B . 裋褐,粗陋布衣,古代多为贫贱者所服。 C . 缟素,“缟”与“素”都是白色的生绢,文中指“丧服”。 D . 仓廪,指储藏粮食、金帛财货等的仓库。
    4. (4)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秦没有认识到夺天下和保天下所用的方法不同,经历了战国到统一天下后,路线和政令没有改变。 B . 劳苦人民容易接受仁政,当秦二世登上王位,普天之下没有人不伸长脖子盼着看一看他的政策。 C . 二世比始皇更加暴虐无道,破坏宗庙,残害百姓,刑罚更加繁多,杀戮更加严酷,官吏办事苛刻狠毒,赏罚不当,赋税搜刮没有限度。 D . 古代圣王能洞察开端与结局的变化,知道生存与灭亡的关键,致力于安定人民。这样,便不会出现叛逆的臣子。
    5. (5)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

      ②是以陈涉不用汤、武之贤,不借公侯之尊,奋臂于大泽,而天下响应者,其民危也。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