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2021·辽宁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高闶,字抑崇,明州鄞县人。绍兴元年,以上舍选赐进士第。执政荐之,召为秘书省正字。时将赐新进士《儒行》《中庸》篇,闶奏《儒行》词说不醇,请止赐《中庸》,庶几学者得知圣学渊源,而不惑于他说,从之。权礼部员外郎兼史馆校勘。寻迁著作佐郎,以言者论罢,主管崇道观。召为国子司业。时兴太学 , 闶奏宜先经术,帝曰:“士习诗赋已久,遽能使之通经乎?”闶曰:“先王设太学,惟讲经术而已,国初犹循唐制用诗赋,神宗始以经术造士,遂罢诗赋,又虑不足以尽人才,乃设词学一科。今宜以经义为主,而加诗赋。”帝然之。闶于是条具以闻。其法以《六经》《语》《孟》义为一场,诗赋次之,子史论又次之,时务策又次之。太学课试及郡国科举,尽以此为法,且立郡国士补国学监生之制。中兴已后学制,多闶所建明。闶又言建学之始,宜得老成以诱掖后进。乃荐全州文学师维藩,诏除国子录。维藩,眉山人,精《春秋》学,林栗其高第也,故首荐之。新学成,闶奏补试者六千人,且乞临雍,继率诸生上表以请。于是帝幸太学,秦熺执经,闶讲《易·泰卦》,赐三品服。胡寅闻之,以书责闶曰:“阁下为师儒之首不能建大论明天人之理乃阿谀柄臣希合风旨求举太平之典欺天罔人孰甚焉平生志行扫地矣”闶少宗程颐学。宣和末,杨时为祭酒 , 闶为诸生。胡安国至京师,访士于时,以闶为首称,由是知名。闶除礼部侍郎,帝因问闶张九成安否,明日,复以问秦桧,桧疑闶荐。中丞李文会承桧旨劾闶,出知筠州,不赴,卒。初,秦棣尝使姚孚请婚,闶辞之。其著述有《春秋集传》行于世。

    (选自《宋史·高闶传》)

    1.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阁下为师儒之首/不能建大论/明天人之理/乃阿谀柄臣/希合风旨/求举太平之典/欺天罔人孰甚焉/平生志行扫地矣 B . 阁下为师儒之首/不能建大论明天人之理/乃阿谀柄臣/希合风旨求/举太平之典/欺天罔人孰甚焉/平生志行扫地矣 C . 阁下为师儒之首/不能建大论明天人之理/乃阿谀柄臣/希合风旨/求举太平之典/欺天罔人孰甚/焉平生志行扫地矣 D . 阁下为师儒之首/不能建大论/明天人之理/乃阿谀柄臣/希合风旨求/举太平之典/欺天罔人孰甚/焉平生志行扫地矣
    2. (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进士,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中央政府朝廷考试者,称为进士。是古代科举殿试及第者之称。 B . 太学,学校名。周始置,为王公贵族子弟学府,宋代沿置为最高学府。魏晋至明清或设太学,或设国子学(监),或两者同时设立,名称不一,制度也有变化。 C . 六经,《诗》《书》《礼》《易》《乐》《春秋》的合称。始见于《庄子•天运篇》,是指孔子晚年著作并整理而传授的六部先秦古籍。 D . 祭酒,职官名。汉平帝置六经祭酒,秩上卿,后置博士祭酒,为五经博士之首。晋初改置国子祭酒;隋唐以后则置国子监祭酒,为国子监之主管官,至清未废。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高闶对国学的研究深入,有个人的见解。他认为《儒行》的词说不够醇厚,皇上只赐进士《中庸》就好,这样他们就不会受其他学说迷惑。 B . 高闶改革了宋朝的科举制度。他担任国子司业时,上书分条列举了改革科举制度的方法。南宋中兴以后的学制很多都是高闵创设的。 C . 高闶的一些做法没有得到其他官员的认可。在新学建成后,他请求皇帝驾临辟雍,并邀请秦熺,因此胡寅认为高闶的做法是阿谀奉承。 D . 高闶有高洁的品格,敢于蔑视权贵。高闶不顾秦桧的反对向皇帝推荐张九成,而对秦桧的蔑视,最终导致被李文会弹劾而出知筠州。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权礼部员外郎兼史馆校勘。寻迁著作佐郎,以言者论罢,主管崇道观。

      ②闶又言建学之始,宜得老成以诱掖后进。

    5. (5) 宣和末年,高闶的声名为人所知的原因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简要分析。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