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根据《2019主播职业报告》,大量主播为了能够在直播中获得更好的收入、拓展自己的职业平台,吸引粉丝、获得更高的曝光量,都会花费时间与金钱在直播之余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学历越高、收入越高的主播为了谋求更好的职业发展,越重视自我能力的提升。
(选自《新民周刊》,有删改)
(材料二)
“烟笼寒水月笼沙,不止东湖与樱花,门前风景雨来佳,还有莲藕鱼糕玉露茶……”4月6日,被戏称为“小朱配琦”组合的央视新闻主持人朱广权和“口红一哥”李佳琦,如约在直播间连麦,一起为湖北带货。看得出“新手”朱广权为此做了精心的准备,一开场,他便引用杜牧的《泊秦淮》,盘点了直播要卖的农产品。
“国家级段子”加“人间唢呐”的组合,让这场直播迅速上了热搜,更让网友直呼:“这是最有文化的直播,我落下了不学无术,没有文化的眼泪!”
一周之后,央视乘胜追击。央视主持人欧阳夏丹化身“带货主播”,与演员王祖蓝组成“谁都无法祖(阻)蓝(拦)我夏(下)丹(单)”组合,在快手上演直播带货首秀。
事实上,如今直播的边界正在被不断扩展。它不再局限于零售电商的直播带货,从教育、新闻、娱乐、健身,再到汽车、餐饮、房产、家装……直播逐渐成为每个行业都不能忽视的重要场景。
(选自《学习强国——湖北学习平台》,有删改)
(材料三)
“直播带货”能量巨大是一回事,做好直播销售、打造直播生态则是另外一回事。时下,“直播带货”正成为一种新业态。不过,也有个别“网红”带货“翻车”,虚假宣传、质量低劣等成为新隐患。
要使“直播带货”行稳致远,必须加强监督和引导,市场监管等职能部门要切实履行好监管职责,明确规范直播平台资质标准,推行资质审核制,划定准入门槛。实行个人、平台“双重认证”。平台应建立诚信档案,对网购行为提高违法失信成本。
中国消费者协会前不久发布报告显示,37.3%的受访消费者在直播购物中遇到过消费问题,但仅有13. 6%的消费者进行投诉。有关部门可通过设立第三方维权赔偿保险机制,应对消费者多样化诉求。实行有效的救济补偿机制,增强网购消费信心。同时,普及消费维权知识,让消费者敢于维权,成为诚信消费受益者。
(选自《环球网》,有删改)
(链接材料)
2020疫情背景下,直播行业逆势上扬。风口之下,直播的火爆对经济恢复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却也带来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人才荒。任何新产业、新业态的持续健康发展,都离不开专业人才。直播行业面临的“人才荒”,也为其可持续发展敲响警钟。电商主播并不是简单的买卖吆喝,需要敏锐捕捉产品卖点,熟练运用销售技巧,有较强互动能力,善于数据分析总结,有营销和活动策划能力等,这些都需要专业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