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
  • 1. (2021·重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贞观元年至三年(627~629年),饥、蝗、水灾连续不断,唐太宗迁关中灾民至其他诸州就食。唐高宗时,灾害时有发生,除多次令灾民迁移它地外,也曾转运河东、山东、江南、淮南米粟至关中救饥。

    ——摘编自高建国、夏明方、么振华《中国灾害志》

    材料二:面对庞大的失业大军和贫穷者,罗斯福政府先后成立了公共工程管理署、国民工程管理署等机构,兴办了许多公共工程,为数以万计的失业者提供了就业机会。1935年,国会又通过了《社会保障法》,该法包括养老金制度、失业保险制度和对无依无靠者提供救济三部分。

    一一摘编自齐涛《世界通史教程》

    材料三:

    中华人民共和国脱贫攻坚纪实(部分)

    时间

    概况

    结果

    1949

    —1978年

    ①完成三大改造,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②开展社会主义建设,探索建立农村

    初级社会保障体系。

    为从根本上解决贫困问题提供了最基本制度保证。

    1978

    —2012年

    ①完成一系列农业农村重大改革;

    ②国务院印发《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

    划》《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纪要》等,推进大规模扶贫开发国家行动。

    农村贫困人口由1978年的2.5亿减少到2010年的2688万。

    2012

    —2021年

    将脱贫攻坚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加快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进程。

    完全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减贫目标。

    ——整编自国新办《人类减贫的中国实践》等

    请回答:

    1. (1) 根据材料一,概括唐朝政府救荒赈灾的方式。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朝前期巴地(今重庆)在救急赈饥方面的贡献,并分析巴地能做出贡献的原因。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罗斯福政府为解决失业和贫困问题采取的措施,指出这些措施的本质。
    3. (3) 根据材料三,概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脱贫攻坚进程的特点及成效。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