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
  • 1. (2021·龙华二模) 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周敦颐《爱莲说》)

    (乙)

    孔子曰:“夫玉者,君子比德焉。温润而泽仁也栗而理知也;坚刚而不屈,义也;廉而不刿 , 行也;折而不挠,勇也;瑕适并见,情也;扣之,其声清扬而远闻,其止辍然 , 辞也。诗曰:‘言念君子,温其如玉。’此之谓也。”

    注:①栗而理:坚实而有纹理。②刿:割伤,刺伤;③真诚。④辍然:突然停下来的样子。

    (节选自《荀子·法行篇》,有删改)

    1. (1)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可爱者甚

      2)而不刿

      3)瑕适

      4)言君子

    2. (2) 请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2)扣之,其声清扬而远闻。

    3. (3) 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甲文通过对“菊花”和“牡丹”的批判,突出“莲”的高洁品格。 B . 乙文运用排比手法,从不同角度对“玉”的特点进行了深入分析。 C . 甲乙两文托物言志,借“莲”和“玉”,表达对理想人格的追求。 D . “温润而泽/仁也/栗而理/知也”这个句子的断句是正确的。
    4. (4) 比较甲乙两文,周敦颐笔下的“君子”和孔子所说的“君子”有哪些相同点?结合相关语句加以叙述。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