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
①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胃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端。
②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践。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校自叹息。
③俄项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④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
(1)
对诗歌第①节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 诗以叙述开篇,在夸张的描写中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强大、无情和人类的渺小。
B . 也写出了自己无可奈何的情状,眼看着自己的茅草渡江而去,挂林梢、沉塘坳。
C . 先写出了秋的威力,“怒号”是其声势,以拟人化的手法,写出秋风声势之感。
D . “卷我屋上三重茅”,写出了狂风威力之大。这些描写,动态十足,惊心动魄。
-
-
(2)
对这首诗的赏析错误的一项是( )
A . 全诗先叙事,后议论抒情,既写出了诗人贫穷甚至恼羞成怒的窘状,也表达了诗人博大宽广的胸怀,情真意切,感人至深。
B . 诗中也非常鲜明地表达了一种饱览民生疾苦、体察人间冷暖的济世情怀,就像他在兵荒马乱中写的“三吏”“三别”一样。
C . 这是一首歌行体的古诗,连续的韵脚变换体现了"行"的特点,单行散句乃至长短句的错落搭配,又体现了“歌”的动感。
D . 本诗材料安排得很恰当,前后贯穿得也很好。全诗平铺直叙,好像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但是,写起来却一层比一层深入。五、语言积累运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