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2021高一下·邢台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红色文化记忆是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革命、建设和改革成功经验的历史积淀,具有鲜明的时代主题,有着不可替代的时代价值。在当前世界经济文化融合与冲突并存的时代,深化红色文化记忆,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一直强调要树立起坚定的文化自信,并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红色文化扎根于中国文化的沃土之中,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近代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历史经验。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讲:“自从学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以后,中国人在精神上就由被动转入主动。从这时起,中国人民的文化,就其精神方面来说,已经超过了整个资本主义的世界。”深化红色文化记忆可以振奋中国人民的精神,最终实现对西方文化的超越,成为中国文化自信的坚固底色。

    红色文化在各历史时期都绽放出中国特有的风采,如“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抗战精神”“西柏坡精神”等。深化红色文化记忆能够全面彰显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取得的巨大成就和近代以来中国发展进步的历史轨迹。这一历史轨迹在近代世界历史上是中国独有的,由此造就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道路,也成功谱写出人类历史文化记忆的独特篇章。

    红色文化记录了中华民族近现代百年的历史沧桑,展现了自1921年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价值理念,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浴血奋战、艰苦奋斗,致力于寻求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的宏伟画卷;见证了中国共产党历经革命、建设和改革,从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到掌握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的历史过程。深化红色文化记忆可以通过唤起、重现等方式,立足当下,对中国共产党的革命精神和革命传统进行弘扬,其核心内容就是增强对中国共产党价值理念的认同。

    (摘编自《深化红色文化记忆的当代价值》)

    材料二:

    艰苦奋斗的精神品格是红色文化的鲜明底色。“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为什么我们党在那么弱小的情况下能够逐步发展壮大起来,在腥风血雨中能够一次次绝境重生,在攻坚克难中能够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根本原因就是因为我们拥有不怕困难、艰苦奋斗的精神法宝。

    在大革命失败以后,反动派对红军发起了猖獗的军事围剿和文化围剿,但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历经磨难,成功开辟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依靠艰苦奋斗的井冈山精神,红军战士“红米饭,南瓜汤,挖野菜也当粮,餐餐吃得精打光”。在根据地内物资匮乏、生活极其困难的条件下,粉碎了反动派的无数次进攻。在延安时期,共产党人形成了密切联系群众、艰苦奋斗、谦虚谨慎的延安作风,打败了国民党假公行私、贪污舞弊的西安作风。20世纪60年代初期,在国内生活困苦、国际帝国主义断交封锁等异常艰难的条件下,我国自主研发的第一颗原子弹、氢弹爆炸成功。在新时代,我们仍然坚持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的精神,奋力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从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北大荒精神等精神谱系中,我们看到了艰苦奋斗精神更加广泛的时代内涵。邓小平同志说过:“我们的国家越发展,越要抓艰苦创业。”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我们要高举红色文化的火炬,传承红色基因的内核,让红色精神往深里走、往心里走、往实里走。

    (摘编自《红色文化为百年辉煌铸魂》)

    材料三:

    我们历来高度重视红色文化建设,总结红色文化精神,保护红色文化遗迹,出版红色文化书籍,开辟红色文化旅游线路,拍摄红色文化影视作品,等等。现在,这一切已经构成了一个红色文化的传承系统,成为当代中国主旋律文化的重要内容。

    但是,在红色文化建设中也出现了一些值得关注和警惕的问题。这些问题集中体现在红色文化符号和红色文化精神分离上,导致红色文化精神难以得到很好的传承。有的将红色文化符号形式化,忽略红色文化意义,一些作品把英模人物高大全化,脱离了人民群众的感受和体验;有的将红色文化低俗化,贬低了红色文化意义,把红色文化进行贬低、毁坏,在去符号的同时去意义、去精神;有的脱离红色文化历史,妄自改造红色文化精神,按照当代人的价值认知和文化趣味,刻意把红色文化符号现代化,在改造红色文化符号的过程中改变了红色文化意义;有的消解了红色文化的教育功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实现红色文化资源和经济资源的良性互动,确是一个合理的选择,但一些地方打着红色文化建设的旗号,把红色文化变成了经济建设的工具和利益追逐的载体。

    红色文化同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的理想信念有着内在的统一性。在理想信念教育中充分运用红色文化,能够增加教育的形象性、故事性和体验性,避免单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空洞性和说教化。这也正是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深入研究、宣传红色文化的根本意义所在。

    (摘编自《红色文化的精神传承与理想信念的当代建构》)

    1.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从我党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那一刻起,中国人民的精神就已经超过了整个西方资本主义的世界。 B . 红色文化同我党、中国人民的理想信念有内在的统一性,深化红色文化记忆有利于增强价值认同。 C . 中国共产党在磨难中不断发展壮大,一步步走向胜利,最终培养了我党艰苦奋斗的精神品格。 D . 红色文化建设中,应该尽量将英模人物的形象塑造得高大完美,这样才能符合广大民众的期待。
    2. (2) 根据材料相关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红色文化记录了中华民族百年来的历史沧桑,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具有跨越时空的宝贵价值。 B . 在传承红色文化时,我们可以选择更加生动形象的表达方式,来增强红色文化记忆的时代魅力。 C . 红色文化开发中,红色文化资源和经济资源虽可良性互动,但经济效益与思想价值难以实现共赢。 D . 在开辟红色文化旅游线路时,一定要尊重红色文化历史,以便红色文化精神能得到更好的传承。
    3. (3) 下列各项中,不适合作为论据来论证材料三观点的一项是(   )
      A . 在某些抗日剧中,英雄们可以手撕鬼子、胯部藏雷、投手榴弹击中飞机,发射的子弹还能拐弯击中敌人。 B . 某地在开发红色文化旅游资源时,把红色文化同胡编乱造的故事混为一谈,还捏造了革命者的风流韵事。 C . 某地宣传雷锋、焦裕禄时,加入了个性张扬、锐意创新等现代元素,似乎他们是生活在改革开放时代。 D . 在沂蒙解放区中,32位沂蒙妇女用自己单薄的身躯架起了“女子火线桥”,筑牢了解放军前进的桥梁。
    4. (4) 材料一的论证有何特点?请从论证结构和论证方法上加以分析。
    5. (5) 以上三则材料论述的侧重点有什么不同?请简要概括。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