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
  • 1. (2021·梧州)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601年,英国颁布《济贫法》,以行政救济和收容来缓解圈地运动引起的贫困等问题。1723年,英国在各教会区设立济贫院。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自由放任理论认为对贫困劳工不宜帮扶过多,因而1834年议会通过新济贫法,迫使多数贫民走上工作岗位。……由于经济危机与二战的打击,英国越发走向“贫困之路”。1942年,英国颁布《贝弗里奇报告》,指出摆脱“贫国之路”方案,通过社会保险并根据家庭需要进行双重收入再分配。

    ——摘编自杨敏《西方社会福利制度的演变与启示》等

    材料二   1946年英国工党执政后,先后颁布《国民保险法》和《国民医疗保健服务法》,把健康保险和失业保障覆盖范围扩大到全体国民:1948年颁布的《国民扶助法》把经济扶助的责任从地方移交给中央。……福利制度的运作,耗费了大量政府资金,加重国家负担:税收增加,影响了企业效益和个人收入,劳责矛盾加剧,这一切成为影响国家经济发展的阻力。

    ——摘编自钱乘旦、许洁明《英国通史》

    请回答

    1. (1) 根据材料一,分析17世纪以来引发英国社会贫困问题的原因。
    2. (2) 根据材料一、二,指出与二战前济贫措施相比,战后英国的福利制度有哪些变化。
    3. (3) 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英国福利制度的认识。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