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中石兽
纪昀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
(1)
下列各句中,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是非/木柿
B . 盖/石性坚重
C . 一老河兵/闻之
D . 阅/十余岁
-
-
(2)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山门圮于河(倒塌)
B . 遂反溯流逆上矣(顺流)
C . 沿河求之(代石兽)
D . 竟不可得(终了,最后)
-
-
(3)
下列对选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选文作者纪昀,字晓岚,清代学者、文学家。他主持编纂的《四库全书》几乎囊括了清代中期以前的经典文献。
B . 选文简洁之至,又很生动。第一段连用“棹”“曳”“寻”等动词领起三个短句,简述事情经过,以“无迹”交代结果。
C . 在打捞石兽一事上,寺僧考虑不周,认识片面;讲学家不深思熟虑而盲目行动;老河兵综合考虑,实事求是。
D . 选文情节波澜起伏,平而不板。作者先写打捞石兽无果,再写讲学家的议论令“众服为确论”,最后又引出老河兵的“又笑曰”,揭晓谜底。
-
-
(4)
将下列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②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
-
-
(5)
联系选文内容,说说选文讲述的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你从中得到怎样的启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