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2020高二上·开封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民间文学是民众口头创作、口头传承的文学。具有口头性、集体性、传承性、变异性等四大特征。跟作家的书面创作、书本传播相比,口头创作和传播是众人共同参与的过程,每个人都可以加入表演队伍,并加入自己的经验、情感和想象。所以,我们说民间文学是一个不断汲取新思想的开放的意义系统。正因为如此,民间文学能够建构社会记忆,成为体现社会记忆的标杆。

    一个人的记忆从来都不是个人的特别定制,而是产生于集体交流的过程中,个人只能在集体的、社会的框架内进行回忆。关于个体记忆与集体记忆的关系,法国社会心理学家莫里斯·哈布瓦赫曾说:“个体通过把自己置于群体的位置来进行回忆,但也可以确信,群体的记忆是通过个体记忆来实现的,并且在个体记忆之中体现自身。”集体记忆的本质是立足当下需要而对过去的回忆。集体记忆总是根据某种当下观念、利益和要求对过去进行重构。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集体记忆也被哈布瓦赫称作社会记忆。20世纪后期,记忆研究进入新的阶段,学者们不再满足于讨论集体如何决定个体的回忆,转而探讨整个社会如何记忆,并将社会记忆定义为“一个大我群体的全体成员的社会经验的总和”。

    实际上,社会记忆不仅应当下需要而产生,也承接来自古代的经验。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记忆,这是保持一个民族的基本特性、维护内部成员相互认同的根基。民族认同及其稳定持久性是受制于文化记忆及其组织形式的。一般来说,民族的消亡,不是有形物质的消失,而是在集体、文化层面上的遗忘。因而,维持一个民族共同的文化记忆,对于维系民族的生存活力具有重要意义。文化记忆从古代延续到当代,也参与到对当下社会记忆的建构,并呈现出当代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认同。

    民间文学被当代社会征用,在新时代发挥新的记忆功能,也为新时代作出新的贡献。今天追述中国悠久的历史,我们常说“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于今”,是通过引用古代神话来表达的。这些神话传说,至今仍被人们所讲述并被赋子新的意义。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被改编成越剧《梁祝抗婚》,宣传青年男女追求婚姻自由的正当性。这部戏曲的演出反过来影响民间口头讲述,在此后搜集整理的梁祝传说各种文本中,反对包办婚姻、反抗邪恶势力、追求爱情自主成为富有时代特征的故事情节。今天我们讨论中国在发展过程中取得的光辉成就和面临的各种问题,征用民间文学故事营造共同的历史氛围,构建共同的社会记忆,用历史悠久的传说人物映现出当代的社会价值观,从而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相互认同感和凝聚力。

    民间文学由口头性引申而来的变异性,让民间文学成为开放的知识系统。正因为如此,民间文学不仅承载跨越世代的文化记忆,也能体现当代社会的精神特质。民间文学不断因应当下需要而叙说过去的事情,所以我们能在其中看到古代中国的历史风云,近代中国的屈辱与贫弱,现代中国的革命与胜利,当代中国的社会变革和建设成就。当代民间文学的面貌,就是当代中国社会记忆的面貌。民间文学建构社会记忆的独特价值与贡献应受到更多重视,得到更多研究。

    (黄景春《民间文学的社会记忆建构》)

    1.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由于民间文学是一个开放的意义系统,所以每个人都能加入自己的经验、情感和想象。 B . 集体记忆总是根据某种当下观念、利益和要求对过去进行重构,所以集体记忆就是社会记忆。 C . 文化记忆是一个民族生存发展的根基,维护共同的文化记忆,民族就会具有生存的活力。 D . 民间文学不仅承载跨越世代的文化记忆,也能体现当代社会的精神特质,具有变异性特征。
    2.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主体先阐发社会记忆的特点、作用,再对民间文学进行论述,从一般到特殊,思维过程清晰。 B . 文章引用法国社会心理学家莫里斯·哈布瓦赫的话,用以论证个体记忆与集体记忆的关系。 C . 文章用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被改编成越剧《梁祝抗婚》的事例,论证了民间文学具有传承性的特点。 D . 文章在谈论民间文学如何被社会征用时,既关照到了历史传承,又关照到了新时代的需求。
    3.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记忆研究不但要研究集体记忆对个体记忆的影响,又要探讨群体的全体成员的社会经验。 B . 一个民族如果在集体、文化层面上遗忘,那么即使这个民族还存在有形的物质,也已经消亡。 C . 中国的探月航天器以嫦娥命名使古老的传说发挥新的记忆功能,为新时代做出了新的贡献。 D . 征用民间文学故事,构建共同的社会记忆,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相互认同感和凝聚力。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