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中国自主研发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BDS)”出来之前,美国的全球定位系统(GPS)、欧洲的伽利略计划(GALILEO)、俄罗斯的格洛纳斯(GLONASS)已加入了门槛极高的卫星导航系统世界俱乐部。作为后起之秀,北斗也是发展势头最迅猛,被认为极有可能后来居上的一个卫星导航系统。
与“北斗二号”相比,除了服务由区域覆盖扩大到全球覆盖外,“北斗三号”在精度和可靠性上都有了较大提高。作为世界上唯一由高、中、低三种轨道卫星构成的导航系统,具有高精度、高可靠、高保险、多功能等特性的“北斗三号”,拥有其他导航系统不具备的性能和特点。
(摘编自《中国北斗导航卫星密集发射组网,西方为何对其忧心忡忡?》)
材料二:
(摘编自中国产业信息网《2018年中国北斗卫星应用行业发展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
材料三:
中国在2000年首次测试北斗系统,此后又为其发展投入巨额资金,以与美国的GPS展开竞争并降低本国对后者的依赖。中国已规定政府机构必须使用北斗,包括公安部以及救灾和旅游等部门,中国还在5万多艘本国渔船上安装了该导航系统。
但分析人士表示,北斗系统尚未成熟且几乎不可能在全球范围内抗衡GPS。目前,后者拥有中国95%的导航市场,原因在于GPS数十年来公认的可靠性、精确度和更廉价的终端成本。
然而,北斗系统拥有的是中国政府的鼎力支持。据中国媒体报道,为在其他亚洲国家推广使用北斗系统,中国一直在免费提供北斗系统的民用服务。
由于担心美国“中断或减弱向中国提供的GPS信号,导致中国精确制导武器‘失聪”’,中国希望降低对GPS的依赖。此外提振北斗系统的背后亦有经济因素。到2020年,“中国的卫星导航产品和服务市场规模有望达到4000亿元人民币”,中国希望北斗占据70%至80%的市场份额。
(摘编自《中国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向前迈进一步》)
材料四:
不久前,我国首艘国产航母下水。航母上安装了中国企业自主研发的北斗导航设备。事实上,从辽宁舰到首艘国产航母,参与北斗导航产业研究的海格通信一直在为中国航母贡献力量,信息化水平的提高被公认为首艘国产航母实现的三大突破之一。
以往,我国民航空管部门地空通信设备长期依赖进口,技术设备迫切需要国产化。海格通信研发的具有自主产权、完全国产化、可靠性强的高频电台和甚高频电台,正逐步打破德国、英国、意大利、澳大利亚等国家的垄断地位,“进口替代”时代已然开启。
目前大家熟悉的GPS是美国的导航系统,可以根据需要关闭特定区域的服务。因此,发展自主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非常重要。
(摘编自《已有GPS,为什么还要北斗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