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
  • 1. (2021·北京) 2021年,北京中轴线申请世界文化遗产工作进入关键阶段,已确定了包括天安门、正阳门、天坛在内的14个遗产点。学校组织了“中轴线上多彩明珠”展示活动,你所在班级负责制作宣传正阳门的短片。

    1. (1) 短片第一部分,介绍正阳门在历史上的重要功用。下面是同学们找到的一则材料。

      正阳门曾是国家的礼仪之门。作为明清两代都城的正门,正阳门在京师诸门中规制最高。皇帝每年去天坛祭天和到先农坛亲耕,都要通过正阳门。所谓“正阳门走龙车”,就是指此门只供皇帝出入。

      正阳门还曾是京师锁钥。当时的正阳门包括城楼、箭楼、瓮城、闸楼,它们形成了严密的军事防御系统:城楼供守城将领登高瞭望,指挥作战;箭楼在城楼正前方,开有箭窗,用于防御、射击;瓮城将城楼与箭楼连为一体,形成对城门的保护;闸楼则建于瓮城之上,其门洞上方的千斤闸重约1990公斤,在敌军进犯时可起到重要防御作用。

      ⑴短片第一部分要从以下两幅字中选择一幅作片头,来体现正阳门的特点。请你选择并说明理由。

      甲                                      乙

      选择:(    )理由:

      ⑵同学们在《古代汉语词典》中查到“钥”的义项有:①锁;②钥匙;③闭锁,关闭。根据文段内容及词典释义,你认为“锁钥”在这里的意思是( )

      【甲】进入京城的通道    【乙】军事防御屏障    【丙】沉重的千斤闸

    2. (2) 短片第二部分,讲述正阳门的沧桑历史。下面是同学们写的文字稿,请帮他们解决在配音和制作字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正阳门的前身是元大都的丽正门,明代改名为正阳门,距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

      明末,起义军兵临北京,正阳门的守卫弃城投降,沉重的千斤闸形同虚设,①清末,厚重的城墙没挡住八国联军的枪炮,在城楼上设岗巡逻的竟已是外国士兵。那时在民间流传的歌谣“今日正阳门左右,外人随意立高墙”,诉说的正是这段屈辱的历史,②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正阳门都罩在战争的阴霾之下。曾经的礼仪之门失去了皇家威严,曾经的防御系统也土崩瓦解。龙车凤辇、黄柄华盖的洪大场面已经消失,原来只有皇帝通行才能开启的正阳门,然融入了普通人的生活。

      1949年,北平和平解放,正阳门箭楼高挂“欢迎人民解放军”的红色标语。在飘扬的红旗和热情的欢呼声中,正阳门翻开了新的一页。

      ⑴有同学对①②两处使用的标点符号有疑问,你认为这两处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是(

      A.①;②。

      B.①;②,

      C.①。②。

      D.①。②,

      ⑵有同学认为画线词语中有错别字,对加点字的读音也有疑问。下列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A.“流传”应写为“留传”

      B.“笼”应读为“lǒng”

      C.“洪大”应写为“宏大”

      D.“悄”应读为“qiǎo”

      ⑶根据语境,画波浪线的句子表达欠妥,请修改。

      修改:

    3. (3) 短片第三部分,是同学们制作的“我眼中的正阳门”采访视频。

      下列四位被采访者说话时用了成语或修辞方法,其中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游客:“登上正阳门,我的敬意油然而生。古人太聪明了,城楼既坚固又美观。城砖的灰、城门的红、琉璃屋顶的绿和彩绘的金,搭配多和谐啊!” B . 生态保护志愿者:“正阳门是北京雨燕的重要栖息地。每年3月雨燕都会和正阳门不期而遇,8月它们又从正阳门飞往非洲,给远方捎去中国的消息。” C . 附近居民:“老北京人管正阳门叫‘前门楼子’。前门大街是大家都爱逛的地方,到处是好玩的、好吃的,嗓子眼儿冒烟的时候来一碗大碗茶,舒服极了!” D . 正阳门博物馆讲解员:“如今的正阳门作为北京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伫立在北京中轴线上,诉说着昔日的荣光、过往的沧桑,成为一部土石写就的史书。”
    4. (4) 短片结尾,需要几位同学各用一种颜色表达对正阳门的理解。请你结合短片的内容,按照示例,仿写句子。

      示例:我心目中的正阳门是绿色的。绿色既是城楼屋顶琉璃瓦的颜色,也是人与北京雨燕和谐相处的象征。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