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
  • 1. (2021·长沙)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材料一]

    ①中国古代农业的一大特点是多元交汇。中国古代农业因自然条件的差异逐步形成不同类型的农业文化,并通过不同地区农业文化的相互交流、促进,逐渐汇合为中华古代农业文化的洪流。其中黄河流域、长江流域两个中心,同为中华古代农业文化的摇篮。

    ②中国农业文化分为农耕文化和游牧文化。它们大体以长城为界,在地区上相互分立,在经济上却相互依存。农耕文化始终居于主导地位,游牧民族虽曾多次入主中原,但最终都被农耕文化融合。在农耕文化内部,又有北方的旱地农业和南方的水田农业两种主要类型。其形成以秦岭、淮河南北自然条件的差异为基础,其发展有赖于相互的交流和融合。中唐以前,华北旱地农业长期处于领先地位。中唐以后,南方水田农业后来居上,超过北方旱地农业。

    ③中国农业文化的优良传统是精耕细作。精耕细作本质上是人们针对不同自然条件,克服不利因素而创造的农艺。从某种意义上说,精耕细作是多元交汇农业体系的产物。各地区农业文化的交流,促进了精耕细作传统的形成与发展。其次,精耕细作传统又与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尤其与封建地主制有关。在这种制度下,自耕农和佃农有较大的经营自主权,为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他们只能采用多投劳力和改进农艺的方法,这也就是精耕细作传统形成的重要原因。

    (选自《中国古代农业》,商务印书馆,有改动)

    [材料二]

    现代科学技术与精耕细作的优良传统相结合,是中国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从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总进程看,传统农业已落后于时代,它必然要被现代农业替代。1996年,中国农业部提出了超级稻育种计划。袁隆平院士领衔的科研团队通过走形态改良和杂种优势利用相结合的技术路线,成功攻破水稻超高产育种难题,不断刷新亩产记录。目前该计划的五期目标已全部完成,分别是亩产700公斤、800公斤、900公斤、1000公斤、1100公斤。2020年11月,由袁院士团队研发的杂交水稻双季亩产突破1500公斤大关。《自然》 杂志发文,认为中国水稻生物学、遗传学和群体基因组学研究在世界水稻乃至作物科学研究领域处于领先地位。

    (选自《长沙晚报》,有改动)

    [材料三]

    一个国家只有立足粮食的基本自给,才能掌握粮食安全主动权,才能掌控经济社会发展这个大局。从长远来看,保障国家粮食供给的根本出路在于科技创新,我们需要有一批从事农业科技尤其是粮食种植方面的专家。这就需要我们从现在抓起,鼓励一批优秀的年轻人投入到农业科技的学习与研究中来。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抓在中国人手中”。

    (选自《穿越时空的价值印记》,有改动)

    1. (1) 下列说法与原文的意思相符合的一项是( )
      A . 中国农业文化经过多元交汇,最终汇合成黄河流域、长江流域两个中心。 B . 随着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的汇合交流,游牧文化已被农耕文化替代。 C . 南方水田文化一直在中国农业文化中处于主导地位。 D . 中国现代农业发展需走现代科学技术与精耕细作传统相结合的道路。
    2. (2) 下列说法或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 . 材料一第②段中的“大体”“ 始终”若删去,会影响语意的准确表达。 B . 从中国农业发展特点可以看出,只要精耕细作,就能提高农业的产量。 C . 只有在封建地主制背景下,中国农业才需要精耕细作传统,实现产量的提升。 D . 随着中国超级稻育种计划目标的完成,中国已全面实现农业现代化。
    3. (3) 立志学农的小文同学想了解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请你结合上面材料,向她简单介绍。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