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
  • 1. (2021七下·大冶期末)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科举制从创立之初就采用自由报考的办法,与以往士子被动的等待举荐入选有本质区别。而考试成绩是取舍的主要依据,且是竞争性的差额考试,之前一般是非竞争性的等额录取。从选人标准上将具体且有标准化衡量尺度的文化知识作为考试内容,相比之前以名望等模糊标准这又是进步。

    ——摘编自赵家冀等《中国教育通史·隋唐卷》

    材料二:宋太祖“黄袍加身”夺取政权后,通过“杯酒释兵权”,将协助他登上皇位的将领实权予以削夺。为了填补这些武将留下的空缺,统治者将目光转向普通知识分子。因此通过科举选拔文官成为强化中央集权的重要手段。以下是北宋前期科举次数与录取进士人数统计表:

    时期

    科举次数(次)

    录取进士总数(人)

    平均每榜录取进士数(人)

    宋太祖

    15

    188

    13

    宋太宗

    8

    1487

    186

    宋真宗

    12

    1760

    147

    宋仁宗

    13

    4561

    351

    ——摘编自李兵《科举:不只是考试》

    材料三:明朝再度恢复了通过对儒家经典的竞争性考试来选拔文官的制度,这套制度后来变成了一种僵死的形式,它一直保持到1905年废除科举考试。

    ——摘编自[英]汤因比《历史研究》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说出创立科举制的朝代,并指出与以前选官制度相比,科举制有何进步之处。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括宋朝前期科举制的发展,并说出材料二体现了宋朝的什么国策?
    3.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对“儒家经典的竞争性考试”采用的答卷文体是什么?这种“僵死的形式”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