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地理 / 单选题
  • 1. (2021高二下·遂宁期末) 臭氧(O3)通常存在于平流层中,对流层臭氧通常被称为有害臭氧,即臭氧污染,是人为产物。臭氧的产生与交通运输、石油化工和燃煤锅炉等污染源的排放有关,也与地形和气象(光照、温度、相对湿度、风速)条件密切相关。臭氧是大气层中氮氧化物和碳氢化合物等被太阳照射,发生光化学反应而形成的。读成渝城市群(15个城市)2015-2016年臭氧浓度与超标天数月均分布图(图甲)和四大城市群2015-2016年臭氧月均浓度分布图(图乙),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 (1) 由图甲可知( )
      A . 1—7月O3月均浓度逐渐升高,7月份达到最大值 B . 5—8月O3污染最为严重,即发生在春末和夏季 C . 1月和11月O3月均浓度维持在40μg/m3以上,为该城市群最低浓度 D . 月超标天数分布与月均浓度分布不具有相似的变化趋势
    2. (2) 影响成渝城市群月均浓度变化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A . 大气降水 B . 光照和温度 C . 风向风速 D . 地形地势
    3. (3) 对比发现珠江三角洲城市群O3月均浓度最高是秋季而非夏季,其成因分析正确的是( )
      A . 秋季交通出行需求量大,汽车尾气大量排放 B . 秋季偏北风带来了大量高浓度的O3 , 与本地O3混合 C . 秋季大量的台风雨,空气湿度增加,O3浓度上升 D . 秋季秋高气爽,以晴天居多,光化学反应剧烈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