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2021高二下·哈尔滨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用药如用兵论

    清  徐大椿

    圣人之所以全民生也,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而毒药则以之攻邪。故虽甘草人参误用致害皆毒药之类也古人好服食者必有奇疾犹之好战胜者必有奇殃是故兵之设也以除暴,不得已而后兴;药之设也以攻疾,亦不得已而后用。其道同也。

    故病之为患也,小则耗精,大则伤命,隐然一敌国也。以草木之偏性,攻脏腑之偏胜,能知彼知己,多方以制之,而后无丧身殒命之忧。是故传经之邪,而先其未至,则所以断敌之要道也;横暴之疾,而急保其未病,则所以守我之严疆也。挟宿食而病者,先除其食,则敌之资粮已焚;合旧疾而发者,必防其并,则敌之内应既绝。

    辨经络而无泛用之药,此之谓向导之师;因寒热而有反用之方,此之谓行间之术。一病而分治之,则用寡可以胜众,使前后不相救,而势自衰;数病而合治之,则并力捣其中坚,使离散无所统,而众悉溃。病方进,则不治其大甚,固守元气,所以其师;病方衰,则必穷其所之,更益精锐,所以捣其穴。

    若夫虚邪之体,攻不可过,本和平之药,而以峻药补之:衰敝之日,不可穷民力也。实邪之伤,攻不可缓,用峻厉之药,而以常药和之:富强之国,可以振威武也。

    然而选材必当,器械必良,克期不 , 布阵有方,此又不可更仆数也。孙武子十三篇,治病之法尽之矣。

    1. (1)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能知彼知己,多方以制之         必:如果 B . 是故传经之邪,而先其未至       夺:耽误 C . 固守元气,所以其师             老:使疲惫 D . 克期不 , 布阵有方               愆:延误
    2. (2)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故虽甘草/人参误用/致害皆毒药之类也/古人好服/食者必有奇疾/犹之好战/胜者必有奇殃/ B . 故虽甘草/人参误用/致害皆毒药之类也/古人好服食者/必有奇疾/犹之好战胜者/必有奇殃/ C . 故虽甘草/人参/误用致害/皆毒药之类也/古人好服食者/必有奇疾/犹之好战胜者/必有奇殃/ D . 故虽甘草/人参/误用致害/皆毒药之类也/古人好服/食者必有奇疾/犹之好战/胜者必有奇殃/
    3. (3) 下列各项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作者认为药可以用来治病邪,但也有毒害人体的一面,故“不得已而后用”,与不得已用兵除暴的道理一致,这体现了对“药”的辩证认识。 B . 药是在人的肌体中发挥作用的,是内隐的;兵是在战场上发挥作用的,是外显的。“用药如用兵”的说法将内隐的转换成外显的,浅显易懂。 C . 文章多用排比句,语言整齐有力,气势充足,以用兵喻用药,写用药和用兵间的相似性,旨在形象地突出药的作用,让人更易接受。 D . 全篇以用药宜慎为总原则,提出了一些用药之道,论说精辟透彻,层次分明。可见作者对兵法是有研究的,并在指导用药中运用灵活自如。
    4. (4) 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 驸马,是我国古代的一种称呼,历代专指皇帝的女婿,非实官,清代称为“额驸”。 B . “封禅”指在京城城郊祭天、祭地的盛典,历代好大喜功的帝王都给予特别的重视。 C . 我国古代藏书、校书、讲学的地方称为“书院”,主要是校勘经典、辨明典章、收罗人才。 D . 古人特称已出嫁的女子回娘家探望父母为“归宁”,所以“归宁”不能用于男子。
    5. (5) 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 . 端午节,又称端阳、重五、重午,农历五月初五,与纪念屈原有关,习俗有喝雄黄酒、挂香袋、吃粽子、插花和菖蒲、斗百草、驱“五毒”等。 B . 明清科举考试,凡考试没合格,没被称为秀才以前,无论年龄大小,都称为“童生”,又称“文童”、“儒童”。 C . 阴历每月的初一称“朔”,每月最后一天称“晦”,每月十五称“望”,“既望”是每月望日之后的几天,也可以特指十六。 D . 古代将上下身分为两件的衣服总成为“衣裳”,这里的“衣”和“裳”是两个词,“衣”指下身的衣服,“裳”指上身的衣服。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