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2020高二上·丰台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六国论

    苏洵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思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赢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1. (1) 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赂秦耶                             率:全都,一概 B . 先祖父                           厥:代词,相当于“其” C . 赢而不助五国也                     与:和,跟 D . 牧以谗诛                           洎:等到
    2. (2) 下列对本文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第一段点明中心论点:六国破灭,弊在赂秦。然后从“赂者”“不赂者”两个方面提出分论点,观点鲜明,逻辑严谨。 B . 第二、三段都巧妙地运用对比论证和比喻论证的手法,论证了“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不赂者以赂者丧”两个分论点。 C . 本文以古讽今,借分析六国破灭原因批判了北宋政府要协苟安的外交政策,揭示了一味屈膝求和必然招致灭亡的后果。 D . 本文是经典的史论文,全文概有理性的分析、论说,又始终贯穿着一种沉痛激切的情绪,蕴含着作者心系天下的情怀。
    3. (3) 将下面的语句译为现代汉语。

      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