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
  • 1. (2019九上·丹阳月考) 为了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某兴趣小组设计以下实验进行探究:

    1. (1) Ⅰ.燃烧红磷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甲组同学按照教材内容设计了如图1实验装置。

      (实验原理)利用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固体,集气瓶内压强减小,烧杯内水倒吸入集气瓶中。写出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文字表达式

    2. (2) (实验步骤)

      ①用弹簧夹夹紧橡皮管;

      ②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立即伸入瓶中并塞紧瓶塞;

      ③待,打开止水夹,观察到的现象是

      ④观察水倒流至集气瓶并记录水面的变化情况。

      (实验结论)

      多次实验发现,在实验操作完全规范下,集气瓶内上升的水面仍然始终小于理论值。

    3. (3) (拓展研究)

      查阅资料得知,当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降至约为7%以下时,红磷不再燃烧,由此可知,燃烧红磷法测定结果不够准确的原因的是

    4. (4) Ⅱ.探究某脱氧剂的成分(由两种物质组成)及利用该脱氧剂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①探究脱氧剂成分。

      (实验观察)脱氧剂为灰黑色粉末,若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有红棕色固体生成。

      (实验猜想)根据颜色变化,猜想该脱氧剂中含有物质为

    5. (5) (验证猜想)用磁铁吸引,说明含有铁。

      (实验探究)新取一定量的脱氧剂,将已验证的成分分离.取剩余固体与少量CuO混合,置于图2装置中加热(碳会与氧化铜反应生成CO2)。一会儿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实验结论)该脱氧剂中还含有碳粉。

      ②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使用图3装置进行实验,实验原理是利用脱氧剂中铁在常温下能够消耗装置内氧气,但实验前应先进行的操作是

    6. (6) (实验过程)

      步骤1:在注射器中放入足量脱氧剂粉末,封闭;

      步骤2:打开弹簧夹,将活塞向右拉至一定距离,关闭弹簧夹;

      步骤3:不断轻轻晃动注射器,至活塞位置不再发生变化。

      (数据处理)

      ①实验中需要记录的数据有(填字母)。

      A 反应前注射器中原有空气的体积       B 反应后注射器中剩余气体的体积

      ②为减小误差,上述实验测定过程要重复多次,最终计算得出氧气约占空气的体积分数。

      (实验评价)与燃烧红磷法相比,脱氧剂法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优点是

    7. (7) Ⅲ.由该实验该兴趣小组的同学们想到了实验室制取氧气并测定生成氧气体积的方法,进行如下试验:将一定量氯酸钾与适量二氧化锰混合,然后加热直至无气体放出,过一会儿读取进入量筒里的气体体积。试完成下列填空:

      ①若用图4来测量气体体积时,可以将装置A-B-C连接起来,此时应用乳胶管将装置A的导管口“a”与装置B的装置的(填“b”或“c”)管口相连;

      ②测量气体体积时,也可以将反应发生装置A直接和图5中的某一装置连接起来, 进行实验读数,则应该选用图5中的装置(填“A”或“B”),当实验结束时,应(填实验操作)。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