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2021高一下·东城期末)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下题。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张良是时从沛公,项伯乃夜驰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事,欲呼张良与俱去,曰:“毋从俱死也。”张良曰:“臣为韩王送沛公,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 , 不可不语。”良乃入,具告沛公。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张良曰:“谁为大王为此计者?”曰:“鲰生说我曰:‘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故听之。”良曰:“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张良曰:“请往谓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沛公曰:“君安与项伯有故?”张良曰:“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事之。”张良出,要项伯。

    (取材于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

    古之所谓豪杰之士,必有过人之节,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

    夫子房受书于圯上之老人也,其事甚怪。然亦安知其非秦之世有隐君子者出而试之?观其所以微见其意者,皆圣贤相与警戒之义;而世不察,以为鬼物,亦已过矣。且其意不在书。

    当韩之亡、秦之方盛也,以刀锯鼎镬待天下之士,其平居无罪夷灭者,不可胜数。 虽有贲、育,无所获施。夫持法太急者,其锋不可犯,而其末可乘。子房不忍忿忿之心,以匹夫之力,而逞于一击之间。当此之时,子房之不死者,其间不能容发,盖亦已危矣。

    千金之子,不死于盗贼。何者?其身之可爱,而盗贼之不足以死也。子房以盖世之才,不为伊尹、太公之谋,而特出于荆轲、聂政之计,以侥幸于不死,此圯上老人所为深惜者也。是故倨傲鲜腆而深折之。彼其能有所忍也,然后可以就大事,故曰:“孺子可教也。”

    夫老人者,以为子房才有余,而忧其度量之不足,故深折其少年刚锐之气,使之忍小忿而就大谋。何则?非有平生之素,卒然相遇于草野之间,而命以仆妾之役,油然而不怪者,此固秦皇之所不能惊,而项籍之所不能也。

    观夫高祖之所以胜,而项籍之所以败者,在能忍与不 能忍之 间而 已矣。项籍唯不能忍,是以百战百胜而轻用其锋;高祖忍之,养其全锋而待其弊,此子房教之也。当淮阴破齐而欲自王 , 高祖发怒,见于词色。由是观之,犹有刚强不忍之气,非子房其谁全之?

    太史公疑子房以为魁梧奇伟,而其状貌乃如妇人女子,不称其志气。呜呼! 此其所 以为子房欤!

    (取材于苏轼《留侯论》)

    注释:①汉四年,刘邦被楚军困在荥阳。此时韩信平定了齐地,向刘邦要求代理齐王。刘邦怒,张 良提示他:“汉方不利,宁能禁信之王乎?不如因而立,善遇之,使自为守。不然,变生。”韩信被立为齐王后,发兵攻打楚军。后韩信降封为淮阴侯,故称为“淮阴”。

    1. (1)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 夜驰沛公军     德不厚而思国 B . 具告事      欲出力助上抗之 C . 匹夫辱      百姓之不 D . 在能忍不能忍之间而已矣      赢而不助五国也
    2. (2)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词类活用,不同的一项是(    )
      A . 亡去不       良庖更刀 B . 吾得事之        明星荧荧 C . 油然而不者        成以其小, D . 而项籍之所不能         郑而有益于君
    3. (3) 下列对两则材料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项伯连夜向张良通风报信,让他随自己逃走,主要是为了报答救命之恩。 B . 苏轼认为刚强好斗不可取,大勇之人抱负大志向远,危急之时沉着冷静。 C . 苏轼认为刘邦取胜的原因是他能够忍耐,保全实力,等待项羽自取灭亡。 D . 苏轼认为张良如妇人女子的样貌与其坚忍柔韧的精神气质恰好是吻合的。
    4. (4) 将下面语句译为现代汉语。

      ①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②非子房其谁全之

    5. (5) 请结合上下文,说明苏轼对“子房受书于圯上之老人”这件事情的看法。
    6. (6) 王安石有诗云:“汉业存亡俯仰中,留侯当此每从容。”意思是说在汉业存亡的关键时刻,张良总能从容面对。请结合上述两则材料,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