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
  • 1. (2020九上·兰州月考) 文言文阅读。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醉翁亭记(节选)

    欧阳修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与元九书(节选)

    白居易

    古人云:“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仆虽不肖 , 常师此语。大丈夫所守者道,所待者时。时之来也,为云龙,为风鹏,勃然突然,陈力以出;时之不来也,为雾豹 , 为冥鸿,寂兮寥兮,奉身而退。进退出处 , 何往而不自得哉?故仆志在兼济行在独善奉而始终之则为道 言而发明之则为诗。谓之讽谕诗,兼济之志也;谓之闲适诗,独善之义也。故览仆诗,知仆之道焉。

    【注】①仆虽不肖:我虽不贤。②所守者道,所待者时:所坚守的是大道,所等待的是时机。③陈力:尽全力。④雾豹:藏在深山的豹,与“冥鸿”均喻指隐退的贤人。⑤出处:出,出仕;处,退隐。⑥言而发明:用语言阐发清楚。

    1. (1) 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 有亭翼然于泉上者(居高临下) B . 若夫日出而林开(弥漫的云气) C . 非丝非(竹子) D . 颜白发(苍老)
    2. (2) 下列各组中画线词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 西南诸峰/增旧制 B . 望之蔚然深秀者/溪深鱼肥 C . 泻出于两峰间/得心而寓之酒也 D . 前者呼,后应/更有痴似相公
    3. (3) 下面对《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 首联写地点写时间,写出了被放逐的无限悲凉和酸楚。 B . 颔联用典故,写自己孤身归来,物是人非,恍若隔世。 C . 颈联以“沉舟”“病树”自比,语多愤激,格调沉郁。 D . 尾联紧扣诗题,点酬答之意,表感谢之情,有共勉之趣。
    4. (4) 对《醉翁亭记(节选)》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
      A . 节选第一段由远而近、由面到点写出醉翁亭的位置和环境。 B . 节选第二段写山间之朝暮、四时之美景和太守的山水之乐。 C . 节选第三段写滁人游和太守宴,表现太守与民同乐的胸怀。 D . 节选末句写太守颓然而醉,流露出被贬而极度消沉的情绪。
    5. (5) 对《与元九书》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 首句引用孟子的话,统领全段,也明确地表达了自己的行事准则。 B . 作者写闲适诗是表达“兼济之志”,写讽谕诗是表达“独善之义”。 C . 白居易奉行孟子思想,认为大丈夫要做到独善其身、兼济天下。 D . 选文提出了“志在兼济,行在独善”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创作观。
    6. (6) 请用“/”给文中画线部分断句。(断三处)

      故 仆 志 在 兼 济 行 在 独 善 奉 而 始 终 之 则 为 道言 而 发 明之 则 为 诗

    7. (7)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