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2021高二下·大通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①乡村文化建设既是乡村建设的难点,也是乡村建设的灵魂。乡村文化的振兴是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实现乡村振兴目标的重要途径。

    ②乡村文化总体而言可分为四大类。一是农耕文化。这是与农业生产直接相关的知识、技.术、理念的综合,包括农学思想、栽培方式、耕作制度、农业技术等,农耕文化还包括了农业哲学思想和农业美学文化。二是乡村手艺。像木匠、刺绣、酿造等技艺,凝结了先人的生存智慧,反.映着村民们的精神信仰与心理诉求。三是乡村景观文化。乡村景观以农业活动为基础,以大地景观为背景,由聚落景观、田园景观、社会生活景观和自然环境景观等共同构成,集中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四是乡村节日与习俗。生活习俗作为生活中的文化现象,包括衣食住行的方式,生老病死、婚丧嫁娶的习俗,以及民间信仰与禁忌等广泛内容,也包括乡村艺术和娱乐活动等。

    ③任何文化都需要特定载体,传统文化的主要载体就在乡村。由于传统文化的复杂性,每.一类文化的存在空间、呈现形态都不尽相同。以下三个方面对乡村文化建设与传承具有重要意义。一是乡村的空间形态。乡村空间形态是乡村文化得以存在的物质载体。乡村空间由村落、民居、院落及公共空间等构成。村落空间具有对人的心理和行为的感化、感染或教育功能。二是乡村生产方式。农业生产是传承农业文化的重要载体,农具的使用、地方品种的延续与更新、传统栽培措施、特殊的农业制度等都存在于特定农业生产过程之中。显然,没有农民种养结合的农业生产方式,种养之间循环利用文化就难以存在。三是乡村生活。村民日常生活的人生礼仪、岁时节令、民间信仰以及街谈巷议、饮食习惯等都是传统文化载体。失去了乡村生活,再优秀的传统文化也会成为“展品”和记忆。

    ④农耕文化所蕴含的生活方式、文化传统、农政思想等,与今天所提倡的和谐、共享、低碳等理念十分契合。中央强调要“深入挖掘优秀传统农耕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改善农民精神风貌,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在理解乡村文化的内涵基础上,乡村文化建设要特别注意遵守以下两个原则。一是坚持农民主体原则。以农民为主体的农业经营方式有助于维系农耕文化的代际传递,以农民为主体的乡村生活有助于维系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任何排斥农民主体地位,试图把本来的主人变成看客的做法,都必然失败。因此,要尊重农民的创造,如倡导德孝文化、弘扬优秀家风、通过村规民约移风易俗等,均是来自基层行之有效的乡村文化建设经验,值得推广和借鉴。二是坚持保护好村落原则。丰富的农业文化以及尊老爱幼、诚实守信、邻里互助、勤俭持家等传统美德,存在于乡村空间结构和社会结构之中。这正是要加强村庄风貌引导,保护传统村落,严格规范村庄撤并,不得违背农民意愿、强迫农民上楼的重要原因。乡村文化建设只有从保护村落开始,遵循乡村发展规律,做到与时俱进,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避免出现建设性破坏。

    (摘编自朱启臻《乡村文化建设是乡村振兴的灵魂》,《光明日报》2021年2月25日)

    1.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乡村建设离不开乡村文化建设,文化的振兴是实现乡村振兴目标的主要途径。 B . 乡村文化总体上包括农耕文化、乡村手艺、乡村景观文化和乡村节日四大类。 C . 关注乡村的空间形态、生产方式和乡村生活,将有助于乡村文化建设与传承。 D . 进行乡村文化建设首先要弄懂乡村文化的内涵,还要遵守坚持农民自主等原则。
    2.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指出乡村文化建设既是乡村建设的难点,也是乡村建设的灵魂。 B . 文章本论部分采用并列式结构,围绕中心论点,从乡村文化的种类、载体和建设原则等角度展开论述。 C . 文章第④段综合运用了举例论证、引用论证、比喻论证等多种论证方法,说理充分有力,生动透彻。 D . 文章观点鲜明,文脉清晰,阐述乡村文化建设这样重大而又抽象的论题,能够条分缕析,言之有物。
    3.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提高乡村文化建设的有效性,需要清晰地认识三个问题,即乡村有哪些文化,乡村文化保存在哪里,如何建设乡村文化。 B . 农耕文化是与农业生产直接相关的知识、技术、理念的综合,所孕育的生活方式、文化传统、农政思想等值得我们深人挖掘。 C . 农民是乡村的主人,以农民为主体的农业经营方式、乡村生活有助于乡村文化建设,因此,要尊重农民的乡村文化建设经验。 D . 为了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我们要加强村庄风貌引导,保护好承载着丰富的农业文化的传统村落,严格规范村庄撤并。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