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2021高三上·开学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艺术创作者的跨媒介转换目标是否能够达成,艺术接受者在接受过程中的参与情况至关重要。“距离感”也称“切近感”是影响文学跨媒介转换的接受机制的核心问题。发挥距离感或切近感的最大优势,以满足接受者的接受舒适或期待,应是跨媒介转换的重要目标。

    如下两个有关转换的距离感和切近感的因素,值得特别关注。一是“内视与外视”问题。文学接受动用的是“内视”,传媒艺术接受动用的是“外视”。文学接受过程有抽象性,传媒艺术接受有具象性。因此对于接受者来说,文学有可自由想象的切近感,传媒艺术有易看易懂的切近感。这与文学具有“超验性、陌生化、内在性和神秘性”,而传媒艺术更多的具有“经验性、生活化、熟悉化、外在性”有极大关系。二是“延时与瞬时”问题。文学可以让读者反复阅读、暂停阅读以探寻韵味,阅读过程中提供给读者相当的时间与作者、文本进行对话。因自主性和对话性强,对接受者来说,文学有其特殊的切近感。而传媒艺术观看往往是“一次过”,更为重要的是传媒艺术声画快速流转而给观众带来巨大的“惊颤性”,容易压缩甚至取消观众与作者、文本的对话时间和距离。因这种独特的观众“被包裹感”,使得对于接受者来说,传媒艺术也有其特殊的切近感。

    面对跨媒介转换的接受机制,在关注“距离感”也就是“切近感”这个核心问题之外,还不能忽视下面两个问题。一个是“陌生与启动”问题。与面对全新的陌生文学文本时的阅读体验不同,对于观看改编后的传媒艺术作品而言,如果接受者看过原作,就需要有一定甚至较强的“内调适”。毕竟“先入为主”的对情节的了解,甚至对原作的崇拜感等,都是终究会发挥作用的“启动效应”。另一个是“圈层与破圈”问题。“圈层化—大众化(破圈)—再圈层化”的传受过程在当前一些网络文学改编中体现得更为明显:创作者寻找圈层化的小众化文本,将其加工成受大众追捧的传媒艺术作品,等大众接受的新鲜感和热情消失后,该作品的其他创作形式再次走向圈层化。

    (摘编自刘俊、董传礼《简论融媒时代跨媒介转换的创作、接受和审美机制》)

    材料二:

    影片《阿Q正传》是迄今为止对鲁迅经典文本改编最为成功的作品,创作者对于原著“戏谑中含悲悯”的精神意蕴把握得非常透彻,并完整地承继了鲁迅作品极强的思想穿透性。经典文本中的阿Q以无业游民的形象出现,加及他诸多毫无逻辑的行径和作品本身的“审丑”风格,很容易使影片呈现出肤浅滑稽的闹剧形象,但是值得称赞的是,改编者在忠于原著艺术风格的基础上,还借用融合了鲁迅其他作品中的经典之处。比如借用作品《孔乙己》中的典型场所,将聚集阿Q和底层民众的议论场地设定为咸亨酒店,阿Q被枪毙后,酒店老板将他的名字从粉板上擦掉,抱怨道:“阿桂还欠我四十五文钱呢。”而阿Q在古轩亭口“鉴赏”了处死革命党人夏瑜的场景,没出数日自己也在此地命丧黄泉。这样的情节借用,不仅巧妙地融合了作品《药》的思想精髓,还完美阐释了鲁迅提出的国民隐匿的生存状态——中国人在生活中不但自己做戏,演给别人看,而且把别人的所作所为都当作戏来看。而阿Q身着白盔白甲,飘飘然臆想中的革命,只是一场“我要什么就是什么,我欢喜谁就是谁”的荒诞闹剧,永远只是停留在“奴役与驱使—被奴役与被驱使”的精神贫瘠中,此时,影片的讽刺性和批判性,也在欢快的传统戏曲音乐和明快的色彩转换中达到巅峰。

    电影《祝福》的改编也很成功。影片刻意隐去了叙述者“我”的内视角,用大量的篇幅着重描摹祥林嫂夫死子殇的过程,原著中一笔带过的贺老六,被重新刻画为善良笨拙的农民形象,而祥林嫂婚后生活的短暂幸福和接踵而来的巨大悲痛绝望,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促使受众以参与者的身份感知人物的悲剧色彩。

    影片中“祥林嫂怒砍庙门槛”的情节颇受争议,一部分观点认为这种举动并不符合人物性格的发展逻辑,另一部分观点则认为表现了祥林嫂的觉醒。笔者认为如果单从阅读文本分析,祥林嫂的反抗显然是缺乏逻辑性和说服力的。但是对于影视改编而言,叙事视角从“我”的内视角转变为俯瞰式的全知视角,将叙事者隐去,说明改编者已经选择舍弃作为“寻路者‘我’的困境”这一主题内蕴,只是将小说中隐显的部分进行拓充,单纯从祥林嫂被戕害的悲剧性出发,以“出逃—抗婚—屈服—追问”四大情节板块,凝练出祥林嫂的命运发展轨迹。祥林嫂面临阴(阎罗王)阳(鲁四老爷)两界的磨难排斥,绝望之下怒砍土地庙的门槛,只是因为绝望而产生质疑,并不代表她真正的觉醒,想要与神权观念和夫权逻辑发生根本性的决裂,因此才会引出冰天雪地里“人到底有没有魂灵”的追问。而且这样的改编还具有一定的文化破圈意义,毕竟文学经典和影视艺术的受众群体显著不同,创作者为了考量不同群体的观影口味,不得不在剧情改编上与观众建立情感上的互动。

    (摘编自黎荔《文魅、重构、演绎:论鲁迅经典文本的影像跨媒介叙事》)

    1.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满足艺术接受者在接受过程中的舒适感和期待感是跨媒介转换目标达成的主要标志。 B . 文学有可自由想象的切近感,与文学的超验性、陌生化、内在性和神秘性紧密相关。 C . 文学的影像跨媒介叙事中,忠实于原作的精神意蕴,完整承继作品的思想至关重要。 D . 电影《祝福》中祥林嫂婚后幸福生活快速流转,使得受众没时间与作者、文本对话。
    2. (2) 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 相较于文学,传媒艺术在自主性和对话性方面与接受者的距离较远,在易看易懂方面与接受者的距离更近。 B . 读者的文学接受往往是置身事外,而观众的影视接受则需置身其中,从而获得了一种独特的“被包裹感”。 C . 《阿Q正传》的影像改编要避免肤浅滑稽,《祝福》的影像改编则要淡化“寻路者‘我’的困境”这一主题。 D . 阅读鲁迅小说《祝福》,有一种特别的切近感,这与“我”的内视角叙事有关,也与文学阅读自主性强有关。
    3. (3) 下列对两则材料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材料一呈总分结构,先提出话题,再从距离感、圈层化等角度论述了影响文学跨媒介转换接受机制的核心问题。 B . 材料一以网络文学的跨媒介转换为例,阐释了在跨媒介转换的接受机制中,不能被忽视的“圈层与破圈”问题。 C . 材料二从对原著精神意蕴的把握、对鲁迅其他作品的借用等角度,详细分析了影片《阿Q正传》改编成功的原因。 D . 材料二从文本阅读和影视改编的不同角度,辩证分析“砍门槛”情节的优劣,对祥林嫂的心理做了新颖的解读。
    4. (4) 两则材料都涉及文学的跨媒介转换,侧重点有什么不同?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5. (5) 文学成功转换为影像媒介需要关注哪些问题?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