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2021高一下·宁德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林黛玉是中国小说塑造的最为经典的女性形象之一。概括来看,其构成有三个基本面:草木之人,性灵之诗,清虚之美,三者相辅相成,共同塑造了这一形象。

    在小说中,黛玉说道:“我没这么大福禁受,比不得宝姑娘,什么金什么玉的,我们不过是草木之人!”“草木之人”,并非林黛玉一时不平而自我贬低,这正是她的本质,是她命运、痴情乃至言行举止的根由。首先,草木、石头都和天地有关。《红楼梦》展现的是一种广大的天地境界,所以开篇即是大荒无稽,炼石补天。石头坚硬长久,在中西神话中都有石头崇拜、石头生人等传说。石头之外,小说提到的便是仙草即草木。天地、石头、草木三者隐约构成一个系统。其次,草木和石头都代表着自然性、民间性。石头、草木俱是自然界中常见之物,中国文化中多以木石作为民间的代表与象征,和庙堂对立,并由此生发出超越或淡泊名利之意。张九龄《感遇》诗:“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广为流传,尤其契合黛玉形象。草木也常常传递离愁别恨、人世沧桑、凄凉伤感、时光易老等情绪。林黛玉敏感多疑的特点常受到批评,然而从草木之人的角度,林黛玉此举却是自然的,甚至是必然的。林黛玉之所以独特,便在于作为草木之人,始终是真实的自然的,真实性情,不假伪饰。这样的为人处世,不谐于俗是必然的结果。

    “草木也知愁,韶华竟白头。”林黛玉曾如此感叹。如果仅为草木之人,林黛玉并无太多独特之处。让林黛玉在文学史上鸿鶱凤立的是她的诗才。相较于美和美感的不可捉摸和因人而异,林黛玉的诗才有充分展现并得到普遍赞誉。有学者认为《红楼梦》中有两个世界,大观园是理想的世界,大观园以外则是现实的世界。这一观点是非姑且不论,对于林黛玉来说,也有两个世界,一个是现实世界,一个是诗歌世界。在贾府这个现实世界,林黛玉是一个孤独无依的亲戚少女,敏感多疑,抑郁寡欢;在诗社这个相对理想的审美世界,林黛玉则是平和洒脱的潇湘妃子,文采飞扬,尽显风流。在诗社内外,林黛玉的性情表现有所差异,诗歌风格则基本如一,即风流别致,抒发性灵。黛玉诗歌的风流别致,既包括形式之新美,同时兼有真情实感和风骨。黛玉形象之所以经典,诗情洋溢、才思敏捷、为情而死是重要方面,更重要的是保持清净本色、高洁品格,“质本洁来还洁去”,有一种“宁可枝头抱香死”,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不屈服、不妥协的骨气和精神。这是黛玉诗歌风流别致的内在精神,也是黛玉虽然有争议,但依然长期深受读者喜爱的根本原因。

    此外,林黛玉还具有清虚之美。草木之人、性灵之诗,让林黛玉超出众人,但只有加上清虚之美,林黛玉这一形象才完整,才如山水有了光色,形貌有了神韵,才真正不朽。如果说警幻仙子是美人如花隔云端,薛宝钗具俗世丰腴之美,那么林黛玉就介于二者之间,有意无意,若淡若疏,呈清虚之美。仙草幻化,以泪报恩,因情而生,为情而死,林黛玉这一形象时虚时实,似真似幻,仿佛在以生命来形象化演绎刘勰《文心雕龙·情采》所说的“以草木之微,依情待实”。在林黛玉形象中,中国美学中的清、老之美【注】 , 文学创作与批评中一些基本关系,如情与理、形与神、意与象、虚与实等,都有了新的展现和突破。

    人物过虚则缥缈,刻画过实则凡俗,林黛玉恰在虚实之间,在自然和社会之间,在梦幻和现实之间,兼具草木之性、性灵之诗、清虚之美。她生动鲜活、丰富深刻,超越了具体时空,是一种诗意和情感的审美的存在。

    (摘编自杨子彦《林黛玉因何经典:草木之人、性灵之诗、清虚之美》)

    【注释】清、老之美:清即清灵自然,老即处世老到。

    1.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林黛玉这一经典的女性形象由三个基本面构成:草木之人,性灵之诗,清虚之美。三者使其成为生动鲜活、丰富深刻、超越具体时空,兼具诗意和情感的审美存在。 B . 林黛玉称自己为“草木之人”,是因为她认识到草木之质正是她的本质,是她命运、痴情乃至言行举止的根由。 C . 林黛玉作为草木之人,与大观园中的其他女性形象相较,并无太多独特之处,但她诗情洋溢、品格高洁,故饱受争议又深受读者喜爱。 D . 林黛玉的清虚之美兼具警幻仙子的飘渺虚幻和薛宝钗的现实可亲,这一形象是如实的形貌刻画与疏淡的神韵虚写的巧妙结合。
    2.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先总说论题,再分而析之,最后总结观点,是“总—分—总”的论证思路。 B . 文章第二段多角度探讨木石的文化意义,论述了林黛玉不谐于俗的必然性。 C . 文章第三段引用他人诗文和观点,既巧妙衔接上下文,又有力地支撑了自己的观点。 D . 文章用比喻论证的方法,突出了清虚之美对于林黛玉形象塑造的重要意义。
    3.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初入贾府,林黛玉“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惟恐被人耻笑了他去”,她敏感的个性和如履薄冰的处世态度,是草木之人的本质决定的。 B . 《葬花吟》《咏白海棠》《咏菊》等诗印证了作者关于林黛玉在诗社中平和洒脱、尽显风流的评价,也展现了她不屈服、不妥协的内在精神。 C . “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林黛玉的肖像描写与宝钗等人的描写不同,重写神韵,似真似幻,强化了她的清虚之美。 D . 鲁迅先生曾说:“自有《红楼梦》出来以后,传统的思想和写法都打破了。”这与作者认为黛玉形象在中国美学、文学创作与批评中有所突破的观点相通。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