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2021高一下·新余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在中国,生态文学是基于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而勃兴的一种文学样式,注重表现人与自然和谐、美美与共的美学思想。这一主题和思想源自中国传统文化,同时更结合了新时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是立足于当下中国的一种文学类型及样式。

    生态文明思想在今天的集大成者便是“两山理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国家发展指导思想的转变,从根本上确保了能够对中国的生态和环境进行很好的保护。同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亦已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美好生活必然包括优美的环境、绿色美丽的中国,因此,对绿化中国、保护环境这些主题的表现,自然而然地就成了生态文学责无旁贷的使命,由此我们看到了越来越多的正面描写自然生态保护、生态文明进步的文学作品。

    生态文学具有世界普遍性,是可以被全人类读者广泛接受和认可的一种文学样式。生态文学的中国表达和中国样本,可以丰富和充实世界生态文学的宝库;同时,生态文学对中国独特的生态保护解决方案、经验、模式的描绘和书写,也能为世界生态文学包括自然文学、动植物文学、环境文学等带去许多有益的启示。以生态及其开发建设为主题的生态文学,其价值必然超越文学,它在推动自然环境保护建设、改善人与自然的关系、践行新发展理念、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等方面都可以发挥自己独特的积极作用。文学作用于人,影响并改变着人的情感、观念和行为方式。生态文学在倡导先进科学发展观、赞美绿水青山绿色和谐生态理念、弘扬中国精神等方面,都可以对读者产生正面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优秀的生态文学是一种有现实指向性和长远意义的行动文学。

    今天,生态文学创作的视野与面向正在逐步地打开、拓展,生态文明理念日益成为全社会的共识。生态意识、生态价值、生命教育、植物与动物、生物与人类,都成了生态文学切入的各种视角、角度和方面。与此同时,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也对生态文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代化国家的发展战略、新发展理念势必都将影响并改变着生态文学的观念创新、取材、立意、视角和面貌。生态建设和生态文学的发展关系,重塑了作家们在写作中的生态观念、创作理念和审美意识。在处理人与生态、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时,作家们越来越慎重和庄严,越来越注重从人与自然和谐的角度,从维护大自然生态整体性利益、总体性平衡的高度来描写自然、反映生态。在作家笔下,生态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经常成了作品的主体和主角,变成独立的生命体和审美对象,或者成为影响和改变叙事进程的重要因素。

    生态文学作为一种人学,应该更多地关注人自身即读者的审美期待与接受。当下中国的生态文学在美学追求上尚显捉襟见肘、乏善可陈。许多纪实作品存在着急就章、时政体的弊端。在作品的思想性和审美性以及深度广度厚度高度等方面都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绿色中国、健康中国、生态中国建设无穷期,生态文学亦永不会有枯竭完结之时。只要保持着与生态紧密的关联,与人类生存环境条件不断改进完善密切的关系,生态文学就一定能源源不断地接得地气,获得蓬勃生机与活力。

    (摘编自李朝全《生态文学的中国表达》)

    1.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作为一种新的文学样式,中国的生态文学建立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之上,包涵丰富的美学思想。 B . 中国生态文学已经被全人类广大读者广泛接受和认可,一定能够丰富和充实世界生态文学的宝库。 C . 作家们在写作中的生态观念、创作理念和审美意识,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生态建设和生态文学的发展。 D . 生态文学可以对读者产生正面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一些优秀作品还具有现实指向性和长远意义。
    2.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在阐释了中国生态文学的相关内容后,接着交代了中国生态文学兴起的两个方面的时代背景。 B . 文章从生态建设和生态文学关系角度出发,侧重阐释了作家们在创作态度和创作对象方面的变化。 C . 文章基于生态文学价值必然超越文学,提出文学能影响并改变人的情感、观念和行为方式的论点。 D . 文章针对中国生态文学的创作现状,做出了辩证的分析,对生态文学的创作前景有着坚定的信心。
    3.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中国生态文学的主题和思想贯穿古今,既有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也符合社会发展实际。 B . 生态文学的切入角度是多元的,这也使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生态文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C . 中国生态文学的发展是对社会发展的呼应,社会发展也对生态文学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D . 中国生态文学需要更多关注读者的审美期待与接受,需要在美学追求上有更高的提升。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