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何谓精神?精神即是思维运动发展的精微的内在动力。中国文化中有一些思想观念,在历史上起了推动社会发展的作用,成为历史发展的内在思想源泉,这就是文化的基本精神。当然,社会发展的基本原因在于生产力的发展,但是思想意识在一定条件下也有一定的积极作用。文化的基本精神必须具有两个特点:一是具有广泛的影响,为大多数人民所接受领会,对于广大人民具有熏陶作用。二是具有激励作用、促进发展的积极作用。具有这两方面的表现,才可以成为文化的基本精神。我认为,刚健自强即中国几千年来文化传统的基本精神之—。
先秦儒家曾提出刚健自强的人生准则。孔子重视“刚”的品德,他说:“刚毅木讷近仁。”刚毅即是具有坚定性。孔子弟子曾子说:“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君子人与?君子人也。”临大节而不可夺,即是刚毅的表现。《周易大传》提出“刚健”、“自强不息”的生活准则。《象传》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天行即日月星辰的运行。日月星辰运行不已,从不间断,称之日健,亦曰刚健。人应效法天之运行不已,而自强不息。自强即是努力向上、积极进取。《系辞传》又云:“夫乾,天下之至健也,德行恒易以知险。”这是说,天之至健在于能知险而克服之,以达到恒易。所谓自强含有克服艰险而不断前进之意。儒家重视“不息”,《中庸》云:“故之城无息。不息则久,久则征,征则悠远,悠远则博厚,博厚则高明。”儒家强调不懈的努力,这是有积极意义的。
在古代哲学中,与刚健自强有密切联系的是关于独立意志、独立人格和为坚持原则可以牺牲个人生命的思想。孔子肯定人人都有独立的意志.他说:“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又赞扬伯夷叔齐“不降其志,不辱其身”,即赞扬坚持独立的人格。孔子更认为,为了实行仁德可以牺牲个人的生命,他说:“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人。”孟子进而提出:“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这里所谓“所欲有甚于生者”即义,其中包括人格的尊严。孟子还举例说:“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不受嗟来之食,即为了保持人格的尊严。坚持自己的人格尊严,这是刚健自强最基本的要求。
先秦时代,儒道两家曾有关于刚柔的论争。与儒家“重刚”相反,老子“贵柔”。老子提出“柔弱胜刚强”,认为“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他以水为喻来证明柔能胜强:“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老子贵柔,意在以柔克刚。柔只是一种手段,胜刚才是目的,贵柔乃是求胜之道。孔子重刚,老子重柔,其实是相反相成的。
在中国古代哲学中,儒家宣扬“刚健自强”,道家则崇尚“以柔克刚”,这构成中国文化思想的两个方面。儒家学说的影响还是大于道家的影响,在文化思想中长期占有主导的地位。刚健自强的思想可以说是中国文化思想的主旋律。在历史上,《周易大传》“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名言,对于知识分子和广大人民确实起了激励鼓舞的积极作用。
(摘编自张岱年《论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
材料二:
如果仔细分析一下,《周易大传》所说的“自强不息”或刚健还含有引申的原则。
《周易大传》提出:“能止健,大正也。”“健而止”即强健而不妄行,可止则止。《周易大传》认为,强健而不妄行,不走极端,是大正,即最合乎中道的品德。刚健而中正,《周易大传》称为“刚中”。《彖传》说:“刚中而应,行险而顺”,用刚健而中正的态度对待险恶,能吉利而无灾祸。
《周易大传》又提出:“君子进德修业,欲及时也。”又说:“终日乾乾,与时偕行。”所谓“进德修业”、“终日乾乾”即“自强不息”。所谓“及时”、“与时偕行”,即以自强不息与永恒变化的客观世界保持一致。也就是说,世界永恒变化的性质,就是人应自强不息的根据。《周易大传》不仅从自强不息引申出“及时”即顺应变化潮流的原则,而且将这个原则与“中”的原则结合起来,称为“时中”。“时中”即随时处中,即人的生活行动必须随时间的变化调整,按当时的情况确立标准。
《周易大传》还认为,“天地革而四时成”,世界的流变是通过一系列变革、革新形成的,人要与时偕行,也必须“通变”、“革命”。这样,它又从及时的原则引申出“通变”、“革命”的原则。《周易大传》有一句至今脍炙人口的话,叫“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周易大传》充分肯定了革命与变革的重要意义。
(摘编自张岱年、程宜山著《中国文化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