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2021高三上·浙江开学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廖氏文集》序

    [北宋]欧阳修

    自孔子没而周衰,接乎战国,秦遂焚书,六经于是中绝。汉兴,盖久而后出,其散乱磨灭,既失其传,然后诸儒因得措其异说于其间,如《河图》《洛书》,怪妄之尤甚者。余尝哀夫学者知守经以笃信,而不知伪说之乱经也,屡为说以黜之。而学者溺其久习之传,反骇然余以一人之见,决千岁不可考之是非,欲夺众人之所信,徒自守而世莫从也。

    余以谓自孔子殁,至今二千岁之间,有一欧阳修者为是说矣。又二千岁,焉知无一人焉,与修同其说也?又二千岁,将复有一人焉。然则同者至于三,则后之人不待千岁而有也。同予说者既众,则众人之所溺者可胜而也。夫六经非一世之书,将与天地无终极而存也,以无终极数千岁,于其间顷刻尔。是则余之有待于后者远矣,非汲汲有求于今世也。

    衡山廖倚,与余游三十年。已而出其兄偁之遗文百余篇号《朱陵编》者,其论《洪范》,以为九畴圣人之法尔,非有龟书出洛之事也。余知不待千岁,而有与余同于今世者。余之待于后世也,冀有因余言而同者尔,若偁者未尝闻余言,盖其意有所合焉。然则举今之世,固有不相求而同者矣,亦何待于数千岁乎!廖氏家衡山,世以能诗知名于湖南。而偁尤好古,能文章,其德行闻于乡里,一时贤士皆与之游。其不达而早死,故不显于世。呜呼知所待者必有时而获知所畜者必有时而施苟有志焉不必有求而后合余喜与偁不相求而两得也于是乎书。

    嘉佑六年四月十六日,翰林学士、尚书吏部郎中、知制诰、充史馆修撰欧阳修序。

    1. (1)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反骇然余以一人之见         指责 B . 则众人之所溺者可胜而也     改变 C . 以无终极数千岁             看待 D . 余之待于后世也             当初
    2. (2)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 徒自守而世莫从也          欲人无惑也难矣 B . 知不待千岁              臣敢上璧 C . 将与天地无终极而存也       远而无所至极邪 D . 其不达而早死                洎牧谗诛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作者谈了对儒家经典中怪诞之说的怀疑。由于典籍不少都散落、毁坏,失掉真传,后代儒者不免将自己不合正统的说法掺杂其中。 B . 作者认为《河图》《洛书》是这些怪诞之说的突出代表。欧阳修在那个时代能有这样大胆的怀疑精神,不能不说是难能可贵了。 C . 欧阳修本以为没有人会认同他的观点,后来看到了廖偶的遗文,意识到世上本就有不用去寻找却可以和自己见解相同的人。 D . 本序者介绍了廖偁的身世、才华、德行和怀疑精神,而对廖偁怀疑精神的称赞也表明了作者自己为追求真理而坚持不懈的精神。
    4. (4) 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呜 呼 知 所 待 者 必 有 时 而 获 知 所 畜 者 必 有 时 而 施 苟 有 志 焉 不 必有 求 而 后 合 余 喜 与 偁 不 相 求 而 两 得 也 于 是 乎 书

    5. (5)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余尝哀夫学者知守经以笃信,而不知伪说之乱经也,屡为说以黜之。

      ②而偁尤好古,能文章,其德行闻于乡里,一时贤士皆与之游。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