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
  • 1. (2019七上·平果期末) 民族关系在中国历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整体来考察中国古代民族关系的发展规律,不难看出,既有阶段性的友好,也有阶段性的战争。在友好阶段,双方都非常珍惜来之不易的友好局面,尽量采取一些措施以求维持较长时间的友好;在战争阶段内,也有一些谋求友好的活动。

    ——摘编自崔明德《中国民族关系十讲》

    材料二  魏初风俗至陋。迁都之后,于革易旧俗,亦可谓雷厉风行。民族根底,莫如语言。语言消灭,未有不同化于他族者,孝文以仰慕中原文化之故,至欲自举其语言而消灭之,其改革之心,可谓勇矣。

    ——摘编自吕思勉《两晋南北朝史》

    材料三  魏晋以来,内迁的各族人民与当地汉人错居杂处,开始过着定居的生活。他们向汉族人民学习农业技艺,逐渐将原来从事畜牧业生产转变为从事农业生产。而汉族人民向北方各族人民学习畜牧经验,又学习和接受他们的食物、服装、用具等……各民族不仅在经济上密切交流,在文化上的交流也日益频繁。

    ——摘编自《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请回答:

    1. (1) 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举出秦汉时期“阶段性的友好”“阶段性的战争”的事例各一例。
    2. (2) 材料二体现了孝文帝改革的哪项措施?并根据材料说出孝文帝改革的目的。
    3. (3) 根据材料三说出魏晋以来的民族关系发展趋势如何?结合材料二及材料三,分析归纳出现这一发展趋势的原因有哪些?这一发展趋势对中华民族的发展有何影响?
    4. (4) 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中国古代民族关系的认识。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