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生物学 / 综合题
  • 1. (2021高三上·山东月考) 棉花是我国的重要经济作物。如图为正常棉花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部分时期显微图像以及“抑制剂X”处理后所引发的异常分裂现象。“抑制剂 X”处理可获得染色体消减的雄性假配子(如图中“☆”标注),该假配子可与正常的雌配子发生“假受精”,并发育为单倍体(染色体数记作 n)后代。

    一种二倍体棉花的 12 号同源染色体上有两对基因 G/g 和 N/n 分别控制有无腺体和有无短绒两对性状,育种者选用有腺体无短绒(ggNN)的父本和无腺体有短绒的母本(GGnn)进行杂交育种。回答下列问题:

    1. (1) 棉花花粉母细胞正常减数分裂Ⅱ后期以及减数分裂Ⅱ末期过程中,保证配子染色体数目是母细胞的一半的结构变化有    
      A . 着丝粒分裂,染色体移向细胞两极 B . 染色体解螺旋成染色质 C . 核仁重现,纺锤丝消失 D . 形成细胞板,细胞一分为二
    2. (2) 图中异常后期Ⅱ的箭头所示为一些分离滞后的染色体,这些染色体最终消减,没有进入配子的核中。由此可推断,该异常后期Ⅱ细胞最终产生的配子中染色体的数目为
      A . n B . 0~n C . 0~2n D . n~2n
    3. (3) 棉花为两性花,即一朵花中既有雄蕊又有雌蕊。在选取杂交所用的母本时,需要进行的处理是
    4. (4) 以该对亲本杂交为例,下列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的有

      ①父本的 g 和 N②母本的 G 和 n③父本的 N 和 N④母本的 n 和 n

    5. (5) 将上述亲本杂交获得的 F1进行自交。已知,经“抑制剂 X”的处理,F1产生的雄配子均为假配子,雌配子正常,获得的 F2有四种表型。由此推测          
      A . 母本 12 号同源染色体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交换 B . G/g 和 N/n 两对基因的遗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 C . F2四种表型中有腺体无短绒和无腺体有短绒的个体占比较多 D . F2四种表型的比例为 1:1:1:1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