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
  • 1. (2021九上·凤阳月考) 请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社会流行语“门当户对”较早地出现在元代戏曲《西厢记》中,意为婚嫁的双方在社会、经济等方面的地位互相匹配。由于门、户均为建筑木构件用语,因而“门当户对”与古建筑大门相关。

    “门当”和“户对”在古代指的分别是门墩与门簪,它们是门当户对的两个重要标志与指向。有句古语“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意指常流的水不发臭,常转的门轴不遭虫蛀。户枢指的门轴,就是门旁的两个门墩。因此,两个门墩也称“门当”。门簪,如大木的销钉,将连楹结合在门框上,因为都是双数,所以称作“户对”。

    (节选自《央视财经》2020.7.11,有删改)

    材料二:

    门簪是中国传统建筑的大门构件,因所处位置正好在大门的头顶上,与妇女头发上的发簪相似,所以称为门簪。门簪,是固定于门框上,供门转动用的连楹。

    拔出门簪后尾的横向销子,门簪就可以拔出,连楹也可以从门楣上拆卸下来。门簪,体积虽小,却是最不能被忽略的地方。门簪的多少和装饰,说明了宅第主人身份、地位、家境。门簪,仅为官者的院落才有,纯圆柱形为文官,六边形方柱为武官。

    家有喜庆时,专门可悬挂灯笼之用。门簪数量与官品大小成正比,一到五品可以为六个,六到七品可以为四个,七品以下的品阶只能为两个,普通大户人家也可以有两个。两枚门簪,常雕‘吉祥’字样,四枚门簪,分别雕以春兰夏荷秋菊冬梅。图案间还常见吉词颂语,如“福禄寿德”“天下太平”等。小小的门簪里,蕴藏了古人的多少意趣,只看一眼门簪,便能看出一家人的温暖。

    (节选自《河南走近古建筑的——“门当户对”》,有删改)

    材料三:

    “门当户对”还具有深厚的文化寓意,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狮子造型的镇宅内涵。无论是紫禁城多座庭院门口的铜狮,还是普通民宅门鼓石上的狮子纹饰,其主要目的均为驱邪镇宅。狮子属于外来物种,最早在非洲地区生活,其形象威风凛凛,足以让一切邪物望而丧胆。据南朝史学家范晔等人所著《后汉书》卷三记载,狮子于东汉章和元年由西域的月氏国国王派使者由丝绸之路进献给汉章帝,这是我国有狮子的较早记录。

    门鼓造型的驱邪内涵。普通民宅的门当前部做成鼓形,其主要原因在于古人认为鼓声可以通神和辟邪。在古代的祭祀相关民俗活动中,多用到鼓。如汉代儒家经典《周礼·地官·鼓人》就记载了古人敲打八面鼓来祭祀天神,通过击鼓,来向天神传达崇敬信息,以获得天神护佑,并能够驱赶邪魔。又如南宋诗人陆游在《村饮》中写有“击鼓驱殇鬼”、北宋诗人梅尧臣在《除夜雪》中写有“击鼓人驱鬼”,说明击鼓可以震慑妖魔。

    封建等级的匹配性。“门当户对”在社会文化的匹配含义,在古代建筑中亦有体现。对于门当而言,紫禁城里的门当上的狮子可单独陈设在门外,且狮子头上的螺髻多为45个;而清朝初期宫廷规定:一品官员府门的狮子头上螺髻只能有13个,随着官员品级的降低,门府前狮子头上的螺髻逐渐减少;到七品官以下及民间百姓,宅门前则不允许摆狮子,因而多用门鼓造型替代,狮子造型仅能通过纹饰方式雕刻在门鼓石上。

    紫禁城的“门当户对”既能体现古代建筑科学,又能反映古代皇家封建礼制文化,并且与古代民居的“门当户对”的含义各有异同,因而有利于全面解读我国古代社会的科技、政治、历史和文化。

    (节选自《科技日报》2020.3.27)

    1. (1) 根据以上材料,下列理解和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 我们认为的婚嫁流行语“门当户对”的来历其实与古建筑的大门相关。 B . 门簪既有实用性,也能够雕花做装饰,更是主人地位的象征。 C . “门当户对”深厚的文化寓意主要体现在封建等级的匹配性上。 D . 民间百姓们的门当上多为门鼓,是因为清朝初期宫廷规定,百姓宅门前不允许摆狮子。
    2. (2) 材料一第一段为什么要提到《西厢记》?
    3. (3) 根据以上材料,用简明的语言对“门当户对”作出解释。
    4. (4) 结合以上材料,你认为当今社会“门当户对”还有建筑上的现实意义吗?请说说理由。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