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传统艺术在当代社会的传承是自非物质文化研究兴起之后一个常谈常新的话题。传承什么?如何传承?都是中华传统艺术当代传承的核心问题。就传统艺术本体而言,技艺是其核心,如果一门艺术的技艺消失了,也就意味着这门艺术已经消亡了。所以,技艺是保障一门艺术存在和延续的关键。因此,以技艺为视角讨论中华传统艺术的当代传承问题就显得十分必要。
艺术永远是以作品形式存在的,艺术作品的存在才意味着艺术的存在。但保障艺术作品存在的核心因素,不是表达艺术作品的物质材料,如固体、液体、气体、光等,而是将这些物质材料按照特定结构组织成艺术作品的技艺本身。正是艺术家对技艺的掌握,才让一件件生动的艺术作品呈现在我们面前。艺术是以情感为内核的感性形式,这种感性形式之所以给人带来美感,是因为艺术是以作品形式呈现的,艺术作品又是有特定结构的审美形式,而这种特定结构则是构成艺术作品的技艺。
艺术的技艺是人类从实践中摸索和感悟到的,是人类经验的产物。实践涉及生产和生活两大领域,最初主要是为了满足人类物质生存之需。随着时代的变化,虽然一部分曾用于满足生存之需的经验不再用于生产和生活实践了,但人类把其中可以表达情感、获得愉悦的事物用于艺术创作。这些事物包括人类曾在物质实践活动中因警示而发出信号的声音、因交流而使用的语言、制造生产工具和生活器皿的经验、捕获猎物的装扮、庆祝丰收仪式中的肢体动作等等。这样的例子可以从人类学文献中找到很多。而当人类将这些从生产和生活中所获得的经验用于艺术创作,使其结构成以情感人的艺术作品时,这些实践经验就逐步演化为艺术创作的技艺,进入艺术这个专门领域。这种现象在原始社会末期已经较为普遍,如用于造型的石器、壁画、岩画以及用于表演的歌舞、戏剧。当最初的造型艺术和表演艺术出现之后,随着社会分工的日益明显,一部分人成为身怀创作技艺的艺术家,以具体生动的艺术作品作为生产目标专门从事艺术创作。中华传统艺术也不例外。
中华传统艺术大致可以归入两大类:一是造型艺术,二是表演艺术。造型艺术主要包括书法、篆刻、国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园林等七大门类;表演艺术主要包括音乐、舞蹈、戏曲、曲艺、杂技等五大门类。前者偏静态,后者偏动态。这十二个艺术门类凝结了中华民族在创造艺术的历史上所积累的众多智慧和经验。这些智慧和经验的核心就是各个艺术门类的创作技艺。时代发展到今天,这些艺术门类有的传承得较好,有的则不尽如人意。相当一部分技艺因未能妥善传承而消失,甚或濒临灭绝。创作技艺的消失就意味着艺术的消失。所以,我们今天才对传统艺术和技艺进行挖掘、抢救、保护,进而传承。
中华传统艺术是在中国漫长的农耕社会时段生长起来的。进入现代社会,西方发达国家的艺术随着其文明形式对中国的影响而涌入中国的大门,强烈改变着中国人的审美风尚,进而从整体上威胁着中华传统艺术。当中国自己的传统艺术不再“为时所尚”,乃至为人遗弃时,创造传统艺术的技艺也就失去用武之地。只有当中国国力强大,当我们有时间、有精力对中国和西方的艺术特性充分地了解,才会意识到每个民族在艺术创作上积累的技艺都有其独特的价值,中华传统艺术创作技艺的价值才会被我们重新审视。而当我们发现这一点时,却也发现我们数千年积累的许多创作技艺已经或正在消失。因此,我们认为从技艺的角度来探索中华传统艺术的当代传承问题是最为有效的。
(摘编自王廷信《技艺视角下中华传统艺术的当代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