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2021高三上·丽江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2021年河南春晚上,舞蹈节目《唐宫夜宴》火遍网络,受到众多网友赞誉。据了解,几个月前《唐宫夜宴》就曾在中国古典舞的高级奖项“荷花奖”颁奖典礼上亮相,而后经过反复修改和创新,登上了2021年河南春晚的舞台,火爆“出图”。

    “我们这次受到观众认可,说明大家不是不喜欢传统文化,只是需要用不一样的手法增强代入感,厚重的历史文化不应仅陈列在博物馆里,如何用多元的艺术手法加工提炼并传扬下去是留给文艺工作者的思考。”郑州歌舞剧院编导陈琳说。

    (摘编自《唐朝胖妞出“炉”记--<唐宫夜宴>是这样“炼”成的》)

    材料二:

    舞蹈《唐宫夜宴》是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一种成功示范。一方面,节目高度还原了历史文化现场,长期以来,在人们常见的舞陷节目、演出中,演员都是苗条、修长的,这符合今天流行文化、消费文化定义下的“美”,却未必符合历史的、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美”。据报道,《唐宫夜宴》为还原唐代少女的“丰腴美”演员身上穿着塞海绵的服饰,嘴里含着棉花,眼角两道月牙形的妆容,再现了风靡于唐代的女性面部潮流妆容“斜红”,演员的一颦一笑、举手投足不仅憨态可掬,还尽显盛唐时期的文化风情,不少网友表示,真的像是画里的人活过来了,同时也对“美”有了更多元、更具文化内涵的新理解。

    另一方面,节目实现了唐代文化与现代数字科技的完美结合,整个舞台运用了先进的增强现实技术,串联起妇好鸮尊、莲鹤方壶、贾湖骨笛、簪花仕女图等国宝级文物和名画,使得这支舞蹈在舞台上穿越了千年时空,呈现更加立体,而那些唐宫少女虽热是从历史中走来的,却像今天的小女孩一样活灵活现、可亲可近。总而言之,节目在内涵上充盈着古风古韵与大气恢宏,而在审美认同、价值取向方面,又体现出现代性,无怪乎能引发年轻人的热情追捧与积极传播。

    舞蹈《唐宫夜宴》的“火出圈”再次表明,要让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主动认识、热爱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甚至将之融入生活、情感和行为方式中,就要努力赋予传统文化以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的表达形式,创作出更多当代人喜闻乐见的传统文化产品。

    (摘编自《传统文化“火出圈”还需更多现代创意》)

    材料三:

    大英博物馆两年前将中国明代山水画《秋林读书图》进行立体化的尝试,在互联网上流传甚广,至今仍有借鉴意义。这段短短两分钟的影片,通过 3D技术将中国画特有的“高远”“深远”“平远”变得真实可感,平面的山水画卷瞬间有了纵深感,不知不觉间,观者已神游在古老的画中世界。这样的技术实现起来不难,但将其移植到其他画作上并不容易。这需要严谨的学术支撑,用合理的想象补全画面中太多纵深向的细节,不可能一蹴而就,更不可能“批量复制”。

    每一种“文物活起来”的爆款样本,都有其独一无二的配方。如何调配,需要沉下心来揣摩。在业内看来,只有深刻理解文物中蕴含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价值理念,才能准确提炼并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把文物承载的文化力量充分释放出来。艺术评论家陈履生特别提出,对于现代技术的运用,需要注重其与文物气质的相契,以确保跨界的品格。

    对此,不妨将目光投向文博综艺《国家宝藏》这一业内公认的范本。这是一档充分调动现代舞美技术营造沉浸感的节目,但其三季评分在“高位”逐季上升的真正“秘方”,其实是针对每一件国宝、每一座博物馆内涵进行的深度挖掘与个性策划。例如在聚焦苏州博物馆的一期中,节目组用颇具地方特色的苏州评弹作串联,背后的隐线则是尽显对于雅致生活追求的“苏作”,令不少观众感叹由三件国宝而读懂了一座城;而在聚焦布达拉宫的一期中,与历史上的文成公主同样令人泪目的,是一位为西藏教育倾注毕生心血的“当代文成公主”的故事。由此可见,最终让这档节目口碑与热度持续在线的,是国宝的精神内核,技术不过是恰到好处地为内容插上翱翔的翅膀。

    摘编自《如何借好新兴科技这股力,让更多文物活泼出圈?》)

    1.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唐宫夜宴》在登上2021年河南春晚舞台之前,曾获中国古典舞的高级奖项“荷花奖”,后经不断打磨修改,赢得观众的喜爱。 B . 郑州歌舞剧院编导陈琳认为:在博物馆中陈列历史文化是不对的,应该思考对历史文化的创新,通过多元化的加工提炼,从而使其流传。 C . 《唐宫夜宴》还原的唐代少女的“丰腴美”,符合历史的、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美”,但不太符合现代流行文化、消费文化定义下的“美”。 D . 文博综艺《国家宝藏》被业界公认为范本且三季评分在“高位”逐季上升,原因是主创者对每一件国宝、每一座博物馆内涵的挖掘与策划。
    2. (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唐宫夜宴》使用增强现实技术,串联起一系列国宝级文物和名画,从而呈现出穿越千年时空、更加立体恢宏的舞台效果。 B . 《唐宫夜宴》的成功表明,只要创作出足够的符合时代审美情趣的传统文化产品,就能使年轻人认识、热爱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C . 将3D技术和中国画进行结合,技术实现上难度不是很大,但严谨的学术支撑和对画面纵深向细节的合理想象不可或缺。 D . 《国家宝藏》中聚焦苏州博物馆和布达拉宫等地的一系列节目将技术与艺术、传统文化进行融合,注重国宝精神内核的呈现。
    3. (3) 如何让传统文化“火出圈”?请结合材料二和材料三,简要概括。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