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
  • 1. (2021八上·龙凤期中) 下面是小明进行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活动过程。

    1. (1) 小明在实验中用透明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了玻璃透明的特点,便于
    2. (2) 实验室有厚为0.2cm的透明玻璃板a和厚为0.5cm的透明玻璃板b。为了减小误差,他应该选用 玻璃板做实验(选填“a”或“b”)。
    3. (3) 为了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环境中进行(选填“较明亮”或“较黑暗”)。
    4. (4) 若在实验中蜡烛A以1m/s的速度沿跟玻璃板平行的方向移动,则其在玻璃板中的像相对蜡烛A的速度为m/s。
    5. (5) 将一只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的前面,利用(选填“点燃”或“没点燃”)的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寻找并记下蜡烛A的像的位置。蜡烛B应与蜡烛大小相同,目的是比较像和物的 关系;如果将A蜡烛向玻璃板靠近,像的大小会(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6. (6) 如果在A蜡烛像的位置上放一张白纸做屏幕,则在白纸板上 (填“能”或“不能”)承接到A蜡烛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像。
    7. (7) 小明同学进行了正确的实验操作后,得到的实验数据如表:实验数据中,像和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不是都相等的原因是:

      实 验 次 数


      1


      2


      3


      4

      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cm)

      6.20


      8.68


      10.35


      13.52

      像到玻璃板的距离(cm)


      6.20


      8.73


      10.35


      13.48

    8. (8) 实验结束后,小明无意间从平面镜中看到墙上的电子钟的像如图所示,这时的实际时间是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