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2021高一上·嘉兴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材料一:

    为获得真正的教养可以走不同的道路。最重要的途径之一,就是研读世界文学,就是逐渐地熟悉掌握各国的作家和思想家的作品,以及他们在作品中留给我们的思想、经验、象征、幻象和理想的巨大财富。对每一位思想家或作家的杰作的深入理解,却都会使你感到满足和幸福——不是因为获得了僵死的知识,而是有了鲜活的意识和理解。对于我们来说,问题不在于尽可能地多读和多知道,而在于自由地选择我们个人闲暇时能完全沉溺其中的杰作,领略人类所思、所求的广阔和丰盈。

    世界文学的辉煌殿堂对每一位有志者都敞开着,谁也不必对它收藏之丰富而望洋兴叹,因为问题不在于数量。有的人一生中只读过十来本书,却仍然不失为真正的读书人。还有人见书便生吞下去,对什么都能说上几句,然而一切努力全都白费。因为教养得有一个可教养的客体作前提,那就是个性或人格。没有这个前提,教养在一定意义上便落了空,纵然能积累某些知识,却不会产生爱和生命。没有爱的阅读,没有敬重的知识,没有心的教养,是戕害性灵的最严重的罪过之一。

    当今之世,对书籍已经有些轻视了。为数甚多的年轻人,似乎觉得舍弃愉快的生活而埋头读书,是既可笑又不值得的;他们认为人生太短促、太宝贵,却又挤得出时间一星期去泡六次咖啡馆,在舞池中消磨许多时光。是啊,“现实世界”的大学、工场、交易所和游乐地尽管那么生气蓬勃,可整天呆在这些地方,难道就比我们一天留一两个小时去读古代哲人和诗人的作品,更能接近真正的生活吗?不错,读得太多可能有害,书籍可能成为生活的竞争对手。但是尽管如此,我仍然不反对任何人倾心于书。让我们每个人都从自己能够理解和喜爱的作品开始阅读吧!但单靠报纸和偶然得到的流行文学,是学不会真正意义上的阅读的,而必须读杰作。杰作常常不像时髦读物那么适口,那么富于刺激性。杰作需要我们认真对待,需要我们在读的时候花力气、下功夫……

    我们先得向杰作表明自己的价值,才会发现杰作的真正价值。

    (摘编自墨赛《读书:目的和前提》)

    材料二:

    书籍愈浩繁,而读书也就愈不易。读的书当分种类,一种是为了获得世界公民所必需的常识,一种是为专门学问。为获常识起见,中学和大学初年级的课程,如果认真学习,也就很够用。所谓认真学习,熟读讲义课本并不济事,每科必须精选要籍三五种来仔细玩索一番。常识课程总共不过十数种,每种选读要籍三五种,总计应读的书也不过五十部左右。

    有些人读书,全凭自己的兴趣。今天遇到一部有趣的书就把预拟做的事丢开,用全副精力去读它;明天遇到另一部有趣的书,仍是如此办,虽然这两书在性质上毫不相关。这种读法有如打游击,亦如蜜蜂采蜜。这种读书法未尝不可采用,但一个人如果抱有成就一种学问的志愿,他就不能不有预定计划与系统。

    ①读书要有中心,有中心才易有系统组织。②比如看史书,假定注意的中心是教育与政治的关系,则全书中所有关于这问题的史实都被这中心联系起来,自成一个系统。③以后读其它书籍如经子专集之类,自然也常遇着关于政教关系的事实与理论,它们也自然归到从前看史书时所形成的那个系统了。④一个人心里可以同时有许多系统中心,如一部字典有许多"部首",每得一条新知识,就会依物以类聚的原则,汇归到它的性质相近的系统里去,就如拈新字贴进字典里去,是人旁的字都归到人部,是水旁的字都归到水部。⑤大凡零星片段的知识,不但易忘,而且无用。⑥每次所得的新知识必须与旧有的知识联络贯串,这就是说,必须围绕一个中心归聚到一个系统里去,才会生根,才会开花结果。

    (摘编自朱光潜《谈读书》)

    1. (1) 下列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墨赛认为要发现杰作的真正价值,应向杰作表明自己的价值,应以个性或人格为前提,带着爱和对知识的敬重去阅读。 B . 不少年轻人轻视读书,认为书籍是生活的竞争对手,他们不愿意舍弃愉快的生活,而更原参加泡咖啡馆、跳舞等活动。 C . 朱光潜说,认真学习中学和大学初年级课程并精选要籍研读能获得常识,但一般人因没有选择且潦草阅读而难获实益。 D . 读者虽然可以凭着兴趣去选择书籍,但更要选择有价值的杰作,在下功夫花力气读的同时,讲方法且有预定计划地读。
    2.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 《乡土中国》的阅读重点是理解思想、经验和理想等内容,领略费孝通先生所思的广阔丰盈,而书中知识型的内容可以少去关注。 B . 阅读《乡土中国》,我们一定会对乡土社会的基本特征、乡土社会弊病及产生原因、乡土社会发展走向,有更鲜活的认知和理解。 C . 《乡土中国》不适口,不富于刺激性,所以不能用阅读流行文学的方法去读,而要怀着敬重之情,抱着做专门学问的态度去阅读。 D . 阅读《乡土中国》,我们可以运用系统归纳的方法,从每一章的核心概念出发,梳理归类,并将新知与拥有的旧知贯串起来。
    3. (3) 根据提示,填写下表,分析材料第二第三段的论证思路。

      句子

      论证思路

      ②③

      类比分析

      指明意义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