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2021高一上·虹口期末) 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从饮食真味到文化之“味”

    ①人们夸奖一道菜,常说“色香味”俱全,而不是“味香色”俱全,这种表达顺序可能正符合眼、鼻、口感知的特点。“味”是中国传统烹饪的核心,也是根基。若离开“味”,而在菜名的花哨、摆盘的漂亮等细枝末节上绞尽脑汁,终归不是正途

    ②我国最早烹饪用味只有咸、酸二味,咸取于盐,酸取于梅子。《尚书·说命》:“若作和羹,惟尔盐梅。”盐大概是最早的调味料,凡菜都离不开,可以称得上百味之王。但盐只可增加咸味,对于去除食物中的异味,尤其是肉类的腥膻之气,有些无能为力。而梅子含果酸,口感酸甜,可做汤羹的调味品,又含清香,最利于消除肉的臭、腥、膻等异味。此外,梅子中的果酸还可帮助软化肉质纤维,利于消化,因此是早期烹饪最常用到的。

    ③后来,人们又开发了辛香类的天然调味品,比如葱、姜、蒜、蓼、芥、花椒等。这些调料的加入,开启了中国饮食文化中的第一次“滋味”革命。到秦代,食物烹调就已有辛、酸、咸、苦、甘五味的说法。秦汉时还发明了酱、清酱(酱油)及豆豉,这些都是以大豆为原料发酵而成。于是,“色香味俱全”成为中国式烹饪的一个重要指标。

    ④中国人对于饮食滋味的探究有着浓厚的兴趣,对于开发新的调味品一直态度积极。比如西汉时,张骞从西域带回蒜、芫荽(香菜)等调味品,这些“胡味”都很特别。大蒜的辛辣自不必说,芫荽更有一种特殊的气味,至今吃不惯芫荽的人还说有一股臭虫的味道。即便如此,大多数中国人也欣然接受,很多人甚至迷恋得很,在北方尤其如此。做汤、凉拌、包水饺,怎么做都觉得好吃,甚至有的如羊汤、鱼汤,不放些香菜点缀调味,仿佛缺了根本。

    ⑤再如胡椒,原产印度西海岸,大概在明代时引种中国,之前主要从中亚、南亚一带进口,可谓高档调味品。物以稀为贵,唐宋时,胡椒堪比黄金,家有胡椒,也是地位和财富的象征。

    ⑥此外还有辣椒。辣椒原产美洲,明代后期引种中国。讲究口味的中国人很快发现了辣椒的美妙,自此就由“无姜不食”变成了“无辣不食”了,“辣味”也成了川菜、湘菜的主打味道。

    ⑦各种调味料的加入,使得中国人的口味日渐敏感、细腻、丰富,渐渐走出餐桌饮食的范畴,酝酿出更有意味的文化。中国人最典型的是以“滋味”论诗乐,将品味食物的感触转移到思考和评价文学艺术。

    ⑧滋味本是一种由味觉带来的生理感受,如同耳之于声、目之于色。但古人认为,饮食的“滋味”却又不止于酸甜苦辣咸,它们能引起人的愉悦心理,其中包含着美感成分。也就是说,味觉和心理的审美愉悦是可以相通,甚至互相转换的。

    ⑨《论语·述而》记载:“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孔子用肉味来比喻音乐的审美韵味,觉得比起肉食,音乐艺术的滋味更胜一筹,听乐时,自己在心理上所得到的美感、快感甚至超过鲜美的肉味,由此,他对音乐艺术有如此大的美感效力表示十分惊叹。到了魏晋六朝时期,这种讨论蔚为大观:陆机《文赋》明确用“滋味”来谈论文学艺术感染力;钟嵘《诗品》更是明确地把有味无味作为诗歌的艺术审美标准。滋味,余味,后人引申为韵味,都是用滋味来表达文学艺术给人们带来的心理体验,好似从“食客”的感受着眼,把品味者和品味的对象融为一体,是很有趣的。

    ⑩由饮食口味到滋味,到文学艺术作品的韵味,这就是由小道而见出大道,是将饮食之道和生活旨趣相联结。这样的一种思维习惯,千百年来形成了一套独特的话语方式,渗透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陶渊明《饮酒》诗云:“不觉知有我,安知物为贵。悠悠迷所留,酒中有深味。”饮食中有真味,耐心品味,或能得之。

    1. (1) 第①段中的“正途”在文中具体是指
    2. (2) 下列表述与作者观点不一致的一项是(    )。
      A . “色香味”中“味”是最重要的。 B . 中国人一直在积极开发新的调味品。 C . 饮食的滋味可以转化成一种审美体验。 D . 以“滋味”论诗乐是中国人最典型的文化。
    3. (3) 能够依据文意做出的一项推断是(    )。
      A . 盐和梅子是最早的调味料。 B . 中国人对外来调味品异常迷恋。 C . 滋味文化的兴起源于调味品的增多。 D . 陶渊明在饮酒中悟得了文学的真谛。
    4. (4) 概括本文的写作思路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