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地理 / 单选题
  • 1. (2021高三上·丹东期末) “一颗印”为中国民间的一种建筑形式,流行于安徽、云南等地。它由正房、耳房(正房两侧的小房子)和入口门墙围合成正方如印的狭窄天井,俗称“一颗印”。“一颗印”建筑外墙多采用厚厚的夯土结构,高墙小窗或无窗,中间有小天井,布局紧凑,空间小巧。下图为典型的“一颗印”民居图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关于“一颗印”民居说法错误的是(   )
      A . 建筑外墙厚厚的夯土结构可以保暖隔热 B . 耳房向内坡面面积大,主要作用收集雨水 C . 布局紧凑,反映出当地用地紧张 D . 高墙小窗或无窗,利于防风和防火防盗
    2. (2) 与安徽山区等地相比,云南的“一颗印”民居往往天井更小,主要是(   )
      A . 纬度更低,太阳高度更大 B . 雨水较多,有利于防涝渍 C . 夏季高温,有利通风散热 D . 地势崎岖,建筑用地有限
    3. (3) 昆明市区的“一颗印”古建筑近年来迅速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
      A . 地质灾害频发 B . 城市化的发展 C . 古建筑自身破旧 D . 居住习惯改变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