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2021高三上·密山期末) 论述类文本阅读

    市上有许多所谓的“大哲学家”,他们所谈的命运是指“先定”,既有“先定”,就有人要“先知”它,以便从中获利。古人也谈命,如孔子说:“知天命。”孟子说:“莫之为而为者,天也;莫之致而至者,命也。“荀子说:节遇之谓命。”我说的“命”就是他们所说的“命”。“莫之致而至”是不想它来而来;“节遇”是无意中的遭遇。所以说“命运”就是一个人无竟中的遭遇。

    命和运不同:运是一个人在某一时期的遭遇,命是一个人在一生中的遭遇。在一时期中,幸的遭遇比不幸的遭遇多,是运好;在一生中,幸的遭遇比不幸的遭遇多,是命好。所谓努力能战胜“命运”,这个“命运”是指环境而言。环境是努力可以改变的,至于“命运”,人力不能战胜,否则就不成其为“命运”。孟子说:“知命者不立于岩墙之下。”一座墙快要倒了,你还以为命好,立在下面,因而压死,那是活该,不能算是知命。

    人生能有的成就有三:学问、 事功、道德,即立言、立功、立德。而成功的要素亦有三:才、命、力,即天资、命运、努力。

    要成为大学问家,必须有天资,即才。有人从未学过作诗,他的诗形式上虽然不好,却有几个字句很好,这种人是可以学作诗的,因为他有作诗的才。一个人的才的分量是一定的,有几分就只有几分,学力不能加以增减。譬如写字,你能有几笔写得好,就只能有几笔写得好。学力只不过将原来不好的稍加润饰,来陪衬好的,它只能增加量而不能提高质。不过诸位不要灰心,以为自己没有才便不努力。你有没有才,现在还不晓得,所谓“自有仙才自不知”,或许你大器晚成呢!既有天才,再加学力,就能在学问上有所成就。

    至于事功的建立,则是“命运”的成分多。刘邦因为项羽的不行而成功,如果项羽比他更行,他绝不会成功。学问是个人之事,成功则与他人有关。康德能够成为大哲学家,并不是因为英国没有大哲学家。而希特勒能够横行,却是英国的纵容和法国的疏忽所致。所谓“时无英雄,坚子成名”,所以,事功方面的成就靠命运的成分大。“卫青不败由天幸,李广无功缘数奇”,我们不应以成败论英雄。

    道德方面的成就则需要努力,和天资、命运的关系小,因为完成道德,不必做与众不同的事,只要就其所居之位,做自己应该做的事,尽伦尽职即可。能尽自己和别人的关系,做自己该做的事,就是道德,和自己的地位、事业都没关系。不论何人,只要尽心竭力,对社会的价值是没有分别的。做官发财是“求之有道,得之有命”,唯有道德是“求则得之,舍则失之”,做不做的权全在自己。

    (摘编自冯友兰《论命运》)

    1.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顶是(    )
      A . 孔孟等古人说的“命”,指人无意中的遭遇,和开头所说的“大哲学家”观点不同。 B . 人的命运是人力绝对不能战胜的,而环境却是可以通过个人努力来改变和战胜的。 C . 建立事功更多的靠命运,所以“以成败论英雄”是不合理的,项羽的经历即可证明。 D . 因为完成道德只要居其位行其事尽伦尽职即可,所以道德的成就与人生的遭遇无关。
    2.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在阐明“命运”内涵的基础上,着重论述人生能有的成就与成功三要素的关系。 B . 文章在综述人生成就与成功要素后,以并列结构从立言、立德、立功方面进行论证。 C . 文章引述孟子之言和因立于危墙下被压死的事例,论证了“命”与“运”的不同点。 D . 文章采用道理和事例论据相结合的论证方式,语言通俗易懂生动形象,观点鲜明深刻。
    3.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 立志成为大学问家或大政治家,不一定能实现,但只要自己努力,定能成为道德模范。 B . 某人购买福利彩票中了特等奖,说明他今年“命”好, 至于将来好不好,还不能确定。 C . 成功与他人有关,如果没有英国的纵容和法国的疏忽,希特勒必然无法横扫欧洲战场。 D . 既然学力不能增减才的分量,那么如果现在写不好字,即使再努力,也无法成为书法家。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