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21高一上·太原期末)
我国古代数学家刘徽发现“割圆术”是求圈周率的一种算法。即当圆内接正多边形的边
数无限增加时,其面积可无限逼近圆面积,它的边长之和逐渐過近圆周。根据“圆周率即圆周长与该圆直径的比率”,即“圆周长/圆直径=圆周率”,当正多边形边数无限大时,圓周率的近似值也更加精确。
刘徽用这种方式首先从圆内接正六边形开始割圆,算到正192边形时,得到π的近似值为3.14,又算到正3072边形时,得到π的近似值为3.1416。南北朝数学家祖冲之继承并发展了刘徽的“割圆术”,得到π的近似值为3.1415926<π<3.1415927。据此完成小题。
-
(1)
“192边形”、“3.14”、“3072边形”、“3.1415926”、“3.1415927”是( )
A . 数据
B . 信息
C . 知识
D . 智慧
-
-
(2)
“192”在计算机中以“11000000”的形式存储、加工,这体现了数据的( )
A . 多样性与感知性特征
B . 语义性特征
C . 分散性特征
D . 二进制特征
-
-
(3)
南北朝数学家祖冲之继承并发展了刘徽的“割圆术”,这体现出信息具有( )
A . 传递性
B . 依附性
C . 二义性
D . 真伪性
-
-
(4)
“圆周长/圆直径=圆周率”,是关于圆周率的( )
A . 数据
B . 信息
C . 知识
D . 智慧
-
-
(5)
“割圆术”的发现,体现了知识发现的路径是①做实验②获取观察数据③推理建立数学模型④实验验证模型⑤形成知识⑥分析处理数据。正确的排序是( )
A . ①②③④⑤⑥
B . ①②⑥③④⑤
C . ①②⑤③④⑥
D . ①②④③⑤⑥
-
-
(6)
刘徽和祖冲之分别运用“割圆术”,计算出圆周率的近似值,这是运用知识原理与法则解决现实世界的问题,实现了( )
A . 从数据到知识的转化
B . 从数据到信息的转化
C . 从信息到知识的转化
D . 从知识到智慧的转化
-
-
(7)
关于数据、信息和知识相互关系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 . 数据是原始事物现象的符号记录
B . 信息等同于知识
C . 信息是经过加工处理的、具有意义的数据
D . 知识是对信息进行系统化地提炼、研究和分析的结果
-
-
(8)
通过百度、知乎等获得圆周率的相关信息。下列信息来源中可信度最低的是( )
A . 新闻联播
B . 光明日报
C . 百度文库
D . 朋友圈
-
-
(9)
“割圆术”是求圆周率的一种算法。以下关于算法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 算法就是约定在算术运算中各运算符的优先顺序
B . 算法必须使用程序设计语言进行描述
C . 算法是对特定问题求解步骤或方法的描述
D . 算法的步骤不需要确切的定义,合适就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