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完成问题。

    【甲】沛公旦日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臣与将军戳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项王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项王、项伯东向坐;亚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范增起,出,召项庄,谓曰:“君王为人不忍。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庄则入为寿。寿毕,曰:“君王与沛公饮,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项王曰:“诺。”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蔽沛公,庄不得击。

    (节选自《鸿门宴》)

    【乙】汉用陈平计,间疏楚君臣,项羽疑范增与汉有私,稍其权。增大怒曰:“ 。”未至彭城,疽发背死。

    苏子曰:“增之去,善矣。不去,羽必杀增。独恨其不早尔。”然则当以何事去?增劝羽杀沛公,羽不听,终以此失天下,当以是去耶?曰:“否。增之欲杀沛公,人臣之也;羽之不杀,犹有君人之度也。增曷为以此去哉?增之去,当于羽杀卿子冠军时也。”

    吾尝论义帝,天下之贤主也。独遣沛公入关,而不遣项羽;识卿子冠军于稠人之中,而擢为上将,不贤而能如是乎?羽既矫杀卿子冠军,义帝必不能堪,非羽弑帝,则帝杀羽,不待智者而后知也。增始劝项梁立义帝,诸侯以此服从。中道而弑之,非增之意也。夫岂独非其意,将必力争而不听也。不用其言,而杀其所立,羽之疑增必自此始矣。

    (节选自苏轼《范增论》)

    【注释】①卿子冠军:指宋义。公元前207年,秦围攻赵,楚怀王封宋义为上将军,项羽为次将军,范增为末将军。救赵途中,宋义畏缩不前,项羽矫诏杀之。

    1. (1) 下列各项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①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从:跟随)

      ②令将军与臣有郤(郤:同“隙”,隔阂,嫌怨)

      ③亚父南向坐(父:项羽对范增的尊称,意思是仅次于父亲)

      ④常以身翼蔽沛公(翼:翅膀)

      ⑤稍夺其权(夺:剥夺)

      ⑥人臣之分也(分:区别)

      A . ②③⑤ B . ①⑤⑥ C . ②④⑥ D . ①③④
    2. (2) 下列对文中画框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天下事大定矣/君王自为之/愿赐骸骨归/卒伍 B . 天下事大定矣/君王自为之/愿赐骸骨/归卒伍 C . 天下事/大定矣/君王自为之/愿赐/骸骨归卒伍 D . 天下事/大定矣君王/自为之/愿赐骸骨/归卒伍
    3. (3) 下列对两段选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项羽好大喜功。刘邦卑辞谢罪,项羽为表示自己的雅量脱口说出告密人,说明他先前的怒气已烟消云散,剑拔弩张的形势稍有缓和。 B . 范增老谋深算。他深知刘邦的志向,想要利用宴会杀刘邦,暗示项羽,而项羽不回应,无奈之下他又命项庄舞剑,意在刺杀刘邦。 C . 苏轼认为范增应该及早脱离项羽,并认为他错失了最好的机会。苏轼认为范增应在鸿门宴后,或在宋义被杀后就及时离开才好。 D . 苏轼认为义帝是天下的贤君。义帝派遣刘邦入关而没有派遣项羽,提拔卿子冠军做上将军,这些做法都体现了义帝的贤明之处。
    4. (4)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①因击沛公于坐,杀之。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②增之去,善矣。不去,羽必杀增。独恨其不早尔。

    5. (5) 乙文末句,苏轼为什么说项羽在杀义帝时就怀疑范增了?请简要说明。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