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2021高一下·顺德期中) 文学类文本阅读

    月   光

    蓝 月

    夜很静,月光温柔地洒向大地,洒向窗棂,照着熟睡中的人们,偶尔的几声狗吠让小村庄多了几许生气。

    霍平安躺在床上辗转反侧,他看见母亲窗前晃动的身影,他知道母亲是不放心自己。母亲不想自己去当兵,但是,现在国家正是用人之际,自己一个堂堂热血男儿怎么可以龟缩在家里?

    那天,母亲把霍平安叫到跟前,说:“平安,你也老大不小了,该娶媳妇了。”霍平安说:“娘,不着急。”母亲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娘已经替你说好了亲事,姑娘很不错,家底清白……”

    “娘,你怎么也不问我一下?”霍平安急了,慌忙打断了母亲。

    “问你什么?”母亲严厉地看着他,“婚姻大事,哪家不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娘,现在兵荒马乱的,我就算娶上媳妇也过不上安稳日子。”

    “又不是你一个人兵荒马乱,别人还不都在过日子?”

    “娘,如果每个人都明哲保身,咱们国家就没有希望了!有国才有家呀,娘……”

    “不要和娘说什么大道理,国家有没有希望不是你一个人能决定的。娘为什么给你起名叫平安?还不是希望一辈子平平安安。娘年纪大了,等不起……”

    “别说了,一月后成亲。”母亲的语气不容商量。

    霍平安知道母亲这一记杀手锏,就是为了留住自己。母亲就自己一个儿子,父亲早逝,自己是霍家的独苗,母亲紧张,情理之中,可是……霍平安看向窗外,看着暂时还祥和的月色,他知道这样的祥和很快就会被战争破坏。只有把日本人赶出中国,母亲和乡亲们才能过上真正平安祥和的日子。

    这些天母亲天天盯着,转眼一月就快到了。霍平安急得就像热锅上的蚂蚁,嘴上起满燎泡……

    母亲终于回房,熄灯了。等了半小时左右,霍平安佯装轻轻咳嗽一声,母亲房间没有动静,他赶紧溜下床,稍微打点了一下行装,然后双膝跪地,心中默念:娘,恕儿子不孝,等赶跑了日本人,我一定给您娶一个好儿媳。

    霍平安起身大踏步融入了夜色之中。

    他不知道,有一双眼睛正目送着他离去,是母亲。母亲流着泪,咬着唇,硬是没有让自己发出一丁点声音。母亲抬起头,望着弯弯的月牙子,喃喃道:“月亮呀月亮,你一定要照着平安呀!”

    这一天是1944年5月26日,从这天开始,月光一直出现在母亲的梦中。

    终于,传来了日本人无条件投降的好消息,母亲万分欢喜千分忧愁,月光依旧,平安没有回来。

    母亲站在村口从早盼到晚,从晚盼到早。

    这天,母亲站在院子里,抬头看着月亮,问:“月亮呀,你天天看着平安,他现在到哪了?”月亮无声,照着母亲雪白的头发。

    院门“哗啦”一声开了,一位年轻人一瘸一拐地走了进来。那人见了母亲,扑通一声跪下了。他磕了一个头,叫 道:“娘。”

    母亲惊呆了,双手揉了揉自己眼睛,好让自己看得更清楚些。

    可是,眼前分明不是自己的儿子!

    母亲赶紧扶起眼前的年轻人说:“孩子,你认错人了吧?”年轻人说:“没有认错,你是霍平安的娘,就是我狗娃的娘。狗娃从小没有娘,平安说他的娘就是我狗娃的娘。娘,平安跟部队开拔了,我受伤不能上前线,娘,你能收下这个儿子吗?”

    “好,好孩子。”母亲抚摸着狗娃的手背,说,“你和平安都是娘的好孩子。”

    狗娃非常孝顺,天天伺候着母亲,陪着母亲看月亮。母亲说:“平安那晚走的时候月亮很亮很亮,月亮站得高,她天天看着平安呢。”

    狗娃说:“是呢。”

    不经意间,狗娃脸上亮晶晶一片。狗娃说:“娘,有风,风迷了我的眼睛了。”

    母亲一天天老去,母亲再也不能起床看月亮,母亲说:“狗娃,你把窗户打开。”

    母亲的眼睛努力看向窗外,看着窗外的月光,母亲说:“平安,娘听见你叫我了。”

    狗娃忍不住抱住母亲哭出了声:“娘,狗娃对不起你,平安他……”

    母亲笑着摸了摸狗娃的头发,说:“狗娃不哭,平安没有离开,他天天在月光里陪着娘呢……”

    母亲走了,她脸上挂着笑意,在月光的映照下那么安详,那么圣洁。

    现在,狗娃已经是 90 多岁的老人了。我采访他的时候,他哽咽着说:“平安为了掩护我牺牲的。”说完,老泪纵横。

    (有删改)

    1. (1)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父亲早逝,自己是霍家的独苗”这样的情节使平安的牺牲显得更为悲壮,更能凸显平安母子的深明大义。 B . 狗娃知恩图报,他照顾霍平安的母亲到终老,极尽孝心。“平安没有离开,他天天在月光里陪着娘呢……”侧面表明他得到了平安母亲的认可。 C . 霍平安母亲一直坚决不让平安参军,是出于对霍平安人身安全和家庭传宗接代的考虑,站在母亲的角度虽然可以理解,但这也冲淡了她的家国情怀。 D . 母亲在临终前很久就已猜出真相,但有狗娃的陪伴,她带着对儿子的思念安详离世。
    2. (2) 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这篇小说围绕着“顾国家还是顾小家”设计了霍平安和他母亲之间的矛盾冲突,在矛盾冲突中塑造了人物形象,并突出了文章深刻的主题。 B . 小说在情节设置上富有匠心,在结尾处才交代霍平安牺牲的真相,一方面是为了进一步丰富霍平安的英雄形象,一方面也解释悬念,增添了小说的吸引力。 C . 小说有多处伏笔,如平安不许母亲给自己定亲,“狗娃的脸上亮晶晶一片”,都有所暗示,平安要偷偷参军,平安的牺牲。 D . 整篇小说通过语言、肖像、动作、心理描写及传神的细节描写,使人物形象丰满。
    3. (3) 文中多次出现有关月光的景物描写,结合全文,分析“月光”在文中的作用。
    4. (4) 母亲态度坚决地阻止平安从军,但平安偷偷出走时母亲却未加阻拦,这样的情节设置合理吗?请结合相关情节加分析。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