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2022高三下·大连开学考) 现代文阅读I

    材料一:

    未来的医疗可能是这样的:“可穿戴设备”将收集到的人体生理数据传入云端进行分析处理,医生给出诊断或康复建议,甚至为个人定制健康全记录。

    未来的教育可能是这样的:个人学习终端融入资源云平台,线上教育机构就会根据学生特点推送相关资讯,特别是培训信息以及未来职业发展方向的信息,并贯穿于终身

    学习的全过程。

    尽管很多人还不太熟悉“大数据”这个新兴的术语,但正如一篇专栏文章中所称:“‘大数据’时代已经降临,决策将日益基于数据和分析而做出,而并非基于经验和直觉,所

    有领域都将开始这种进程。”

    大数据被称为“碎片中的智慧”,被视为驱动新一轮技术革命的关键力量,正在显现出巨大的经济价值。有消息称,大数据给某搜索引擎公司带来的日均收入高达2300万美元,一年就有八十多亿美元;某社交平台并没有多少实物资产,但上市后拥有一千多亿美元的市值,最重要的无形资产就是它的数据。

    大数据的重要价值日益凸显,也为越来越多的国家和企业所认识,并将其置于战略高度加以推动。美国将大数据定义为“未来的新石油”,将其视为另一种“国家核心资产”,还发布了“大数据研究与发展计划”;众多行业、企业开始使用并利用大数据做出变革,全球500强企业中90%以上的重要决策都取决于深入的数据挖掘和分析;不少创业者也扎根大数据开创自己的事业,有人甚至认为这是一个“万亿级别的机会”;数据技术产业包括数据采集、加工和应用,已经成为各路投资者角逐的对象。国内也有不少企业不遗余力地投入这片蓝海,比如很多金融机构利用“数据仓库”在市场上寻求商业效益。

    中国有6亿网民,手机设备持有量超12亿台,将成为大数据最重要的市场,这也为转型期的中国企业提供了重大机遇,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增长动力。抢占大数据浪潮

    的先机,广大企业要敏锐捕捉数据背后的商机,为客户提供精准服务,推动企业转型升级。与此同时,政府部门也要主动推进大数据产业化进程,推出相应战略规划,合理布局、建设和改造IT基础设施,推动隐私保护和公共信息公开等方面的立法,明确界定互联网数据商业化应用范围、确定数据滥用应承担的法律后果,提高数据市场交易的有效性、合法性。此外,还要资助大数据的基础技术研究;尤其是人才培养,以解决产业发展急需数据科学家、数据架构师的人才供给问题。

    (摘编自经济日报评论员《抢占“大数据时代”先机》)

      材料二:

      日前,北京市消协发布“大数据杀熟”榜,不少知名企业榜上有名。该协会的调查数据还显示,超过半数网友有被杀熟的经历。大数据时代,要想真正管住企业大数据杀熟的手,不仅需要相关部门加强监管,还需要监管技术手段的升级换代。

    俗话说:“人熟为宝。”在传统商业道德里,熟客应该享受优待。然而,如今人们发现,熟客往往频频挨宰:个人信息被滥用、给老客户的价格高于新手价、专挑会员定向涨价、买得越多价格越贵。一些网络平台用大数据技术收集分析消费者偏好、消费能力等信息后,不约而同地把矛头指向熟客,以至于有人感叹“最懂你的人伤你最深”。

    这种怪现象产生的关键就在于技术不对等、信息不对称。大数据已经渗透到了现代生活的方方面面,人们的衣食住行、吃喝玩乐,大都与一款款软件牢牢绑在一起。商家通过算法,对消费者进行量身定制,而消费者对商家的运作方式却一无所知。换句话说,之所以有不少互联网企业有敢于杀熟的底气,正在于大数据垄断、算法不透明等给企业带来的便利。

    依靠这种便利,无良企业杀熟“杀”得神不知鬼不觉,消费者不仅难以发现,更不易取证,维护权益变得十分困难。而这恰恰也是监管的难点和痛点。面对大数据的个性化、多样化、隐蔽性强等诸多特点,传统的监管查处机制显然已不适用,如果没有相应的技术手段作为保障,很难实施有效监管。

    要想管住大数据杀熟的手,相关部门应在监管的体制机制上积极创新,尤其是提升监管的技术能力,依托新技术,建立如大数据价格监测体系,创建消费者网上投诉机制,对杀熟等侵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做到及时、全面地管控。此外,针对新技术带来的新问题,还应尽快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例如明确大数据杀熟的判断标准,明确界定大数据的法律属性和使用范围,从而做到监管有法可依,提升执法效率。

    技术是把“双刃剑”,大数据被用来优化服务我们欢迎,被用来精准“杀熟”我们必须亮剑。把个性化服务变成坑人陷阱,既失信缺德,也涉嫌违法。监管层、法学界、商家必须对这一问题提高警惕,及时解决现实中出现的问题,让大肆薅用户羊毛者付出应有代价,让无良商家不敢为、不能为。

    ( 摘编自高健钧《管住大数据“杀熟”的手》)

    1.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国内很多金融机构认识到大数据的重要性,正不遗余力地利用“数据仓库”在市场上寻求利益。 B . 想要抢占大数据浪潮的先机,政府部门应主动作为,全方位做好推进大数据产业化进程的相关工作。 C . 中国将成为大数据最重要的市场,企业要敏锐捕捉数据背后的商机,如为客户提供精准服务等。 D . 企业能够借助网络平台利用技术不对等、信息不对称等手段来杀熟,主要原因在于大数据的发展。
    2. (2) 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 “大数据”为经济发展提供重大机遇,数据技术产业将成为投资者角逐的对象。 B . 材料一所举大数据效应的例子,论证大数据正在显现出巨大的经济价值的观点。 C . 两则材料均把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和提高数据市场交易的合法性作为了论证的观点。 D . 如果相关部门在监管上积极创新,就能管住企业利用大数据杀熟的手,提高执法效率。
    3. (3) 下列各项中,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   )
      A . 农产品生产企业邀请当红影视明星参与农产品推介会并为农产品代言。 B . 众多快餐企业更新经营理念,开始根据“送外卖”的数据调整门店布局。 C . 三大互联网巨头上演争夺移动客户端的“三国演义”。 D . 许多电子商务网站利用数据挖掘技术推送产品信息,发现潜在消费客户。
    4. (4) 材料二使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请简要说明。
    5. (5) 有人认为,在对待“大数据”的态度上,材料一和材料二截然相反。你是否同意? 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