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
  • 1. (2021九下·郑州月考) 论述性文本阅读。

    材料一

    文章没有写好,我总不自觉地说:“眼高手低啊!”似乎我手虽低,眼还是高的。我不肯承认自己“眼低”。“眼低”,仿佛牵涉到趣味问题,对于从事创作的人来说,这大约是最难堪的了。

    我真是“眼高”吗?多思索一下,并不是的。

    在我们创作的过程中确实有那么一段“眼高手低”的时候,那就是,寻到了也望到了那个更高的境界,但是暂时还没有能力达到,或者达不到,这才真是“眼高手低”。而一般情况,我们的“眼”是不够“高”的。我们写不好,常因为不去看好的作品,或者看了不下力钻研,因此,胸中没有一个实实在在、眼可见、手可触的标准。古话说:“取法乎中,仅得其下。”而“取法乎下”,就更槽了。能“取法”什么,不是个简单的事情。而是要真拿出时间从好作品中去学。浏览了几部东西,便以为是“眼高”了。这是宽容了自己。

    【A】“眼高”,要真下一番苦功夫才能得到。登上高山翘首而望,望得远,见得博,这是谁都知道的。但“登高见博”就要下一番“攀登”的苦功夫。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他要求我们不仅要博览“万卷”,而且要“读破”万卷。“读破”才能“眼高”,眼高才是“下笔如有神”所要具备的若干条件之一。

    【B】郭老,田汉、夏衍、老同志,给我们写了很多好剧本。他们往往把我们带入一种很高的境界里。【C】我以为这些老前辈写得好,首先在于他们“眼高”,在“登高见博”上下了大功夫。

    对话不够精炼,意味不厚。我写的东西有些便犯这类毛诚。读了夏衍同志的作品,我益发觉出自己写得不精炼,不含蓄。想出一大堆,恨不得全部装进文章里,不肯割舍。

    假若真的“眼高”,这种毛病是可以治掉的。读透了优秀的作品,再看自己的那些败笔,取舍之间就能“狠”了。好比坏了的食物。不丢掉而吃下去,是要呕吐的。语言也是一样,对语言敏锐的感觉不可幸致,先要下功夫,要看得出自己作品中那些芜杂的东西,再,便是勇于割舍它。这需要“眼高”,需要有人指点,需要谦虚,需要实事求是,更需要长期地钻研好作品,读得深,读得透。

    (节选自我国著名剧作家曹禺的《多读书,读透书》略有改动)

    材料二

    独立、自为的思考与阅读书籍,在我们精神上的作用,可谓大异其趣。思考的时候,我们只依据直观所见的外在环境和自身的内部经验,经由自己的思维获得真知。阅读则不然。读书的时候,精神的一切活动全为书本所支配,我们不是以自己的而是以别人的头脑思考事情。没有什么比别人观点的大量流入更有害于自身的思维活动了,而持续不断的阅读恰是把大量陌生的、外来的、色彩驳杂的观点引入我们的头脑。而这些大杂烩永远不会自动成为思想、观点和信念的统一体。只有经过自己的思维活动,一整套连贯、统一的思想才得以形成。相反,头脑一旦充塞者这些杂乱的聒噪 , 就会失去一切清晰的见解,尤共在涉及健康理解力、正确判断力和实际生活的技巧与智慧方面。当然,科学的思想者因为需要很多知识而必须进行大量阅读,但他们的头脑却足够强劲,能吸收、同化这些知识,使之并入自己那有机、连贯的总体思想——在这些总体思想里面,伟大、出色的见解不断增加。他们的思维在此就像一架管风琴的基本低音那样统领着一切,从来不会被其他的声音益过。

    (节选自德国著名哲学家淑本华的《论思考》,有改动)

    1. (1) 面对两则材料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三项是(     )
      A . 材料一前两段作者以批评自己眼高手低的毛病引出话题,亲切自然。 B . 材料一中的三个画线句,【A】处属于观点,【B】【C】两处属于事实。 C . 材料二中的加点词均为比喻的说法,指从阅读中得米的别人的思想。 D . 两则材料文风不同,前者多短句,简洁平易;后者多长旬,推理严密。 E . 两则材料对读书认识不同,这可能与作者身份及文章的写作目的有关。
    2. (2) 材料一中的“眼高”有何含义?创作中为何需要“眼高”?请根据文意简要概括。
    3. (3) 小郑看完两则材料后深感困惑:曹禺主张多读书,叔本华主张少读书,我该怎么做呢?请参考两则材料,帮他解惑。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