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2022高一下·容县开学考) 文言文阅读

    (甲)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乙)

    韩愈,退之,昌黎人。父仲卿,无名位。愈生三岁孤,养于从父兄。愈自以孤子,幼刻苦学儒,不俟奖励。洎举进士,投文于公卿间,故相郑余庆颇为之延誉,由是知名于时。寻登进士第。宰相董晋出镇大梁辟为巡官府除徐州张建封又请其为宾佐愈发言真率无所畏避操行坚正拙于世务。调授四门博士,转监察御史。德宗晚年,政出多门,宰相不专机务。宫市之弊,谏官论之不听。愈尝上章数千言极论之,不听,怒贬为连州阳山令。愈自以才高,累被摈黜,作《进学解》以自喻。执政览其文而怜之,以其有史才,改比部郎中、史馆修撰。逾岁,转考功郎中、知制诰,拜中书舍人。凤翔法门寺有护国真身塔,塔内有释迦文佛指骨一节,其书本传法,三十年一开,开则岁丰人泰。十四年正月,上令中使杜英奇押宫人三十人,持香花赴临皋驿迎佛骨。自光顺门入大内,留禁中三日,乃送诸寺。王公士庶,奔走舍施,唯恐在后。百姓有废业破产、烧顶灼臂而求供养者。愈素不喜佛,上疏《论佛骨表》。疏奏,宪宗怒甚,将加极法。于是人情惊惋,乃至国戚诸贵亦以罪愈太重,因事言之,乃贬为潮州刺史。愈性弘通,与人交,荣悴不易。少时与洛阳人孟郊、东郡人张籍友善。二人名位未振,愈不避寒暑,称荐于公卿间,而籍终成科第,荣于禄仕。后虽通贵,每退公之隙,则相与谈宴 , 论文赋诗,如平昔焉。而颇能诱厉后进,馆之者十六七,虽晨炊不给,怡然不介意。大抵以兴起名教、弘奖仁义为事。凡嫁内外及友朋孤女近十人。长庆四年十二月卒,时年五十七,赠礼部尚书,曰文。

    (节选自《旧唐书 ·韩愈传》)

    1. (1) 下列对文本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宰相董晋出镇大梁/辟为巡官/府除徐州/张建封又请其为宾佐/愈发言/真率无所畏避 /操行坚正/拙于世务/ B . 宰相董晋出/镇大梁/辟为巡官/府除/徐州张建封又请其为宾佐/愈发言/真率无所畏 避/操行坚正/拙于世务/ C . 宰相董晋出镇大梁/辟为巡官/府除/徐州张建封又请其为宾佐/愈发言真率/无所畏避 /操行坚正/拙于世务/ D . 宰相董晋出/镇大梁/辟为巡官/府除徐州/张建封又请其为宾佐/愈发言真率/无所畏 避/操行坚正/拙于世务/
    2. (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六艺,文中指周王官学要求学生掌握的六种基本技能:礼、乐、射、御、书、数。 B . 字,又称“表字”,古人幼时命名成年取字,名和字一般在意义上有一定的联系。 C . 谈宴,指边宴饮边叙谈;与曹操《短歌行》“契阔谈宴,心念旧恩”的意思相同。 D . 谥,古代帝王、贵族、大臣或其他有地位的人死后被追加的带有褒贬意义的称号。
    3. (3) 下列对文本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韩愈年幼时父亲就去世了,于是寄养在堂兄家中。韩愈自认为是孤儿,从小就刻苦学 习儒家经典,不需要别人的奖励督促。 B . 韩愈曾写过几千言的奏章,把宫市的弊端毫无保留地指出来,皇上不采纳意见还大为 生气,把韩愈贬到边远的阳山做县令。 C . 韩愈正直敢谏,他上表反对唐宪宗供奉佛骨,触怒了皇帝,众人包括国戚权贵都认为 他罪过太重。最后他被贬为潮州刺史。 D . 韩愈性情宽宏通达,和人交往从不改变态度;他爱护提携后进,从他在公卿间推荐张 籍、为李蟠写文章等方面可以看出来。
    4. (4) 把文本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②愈自以才高,累被摈黜,作《进学解》以自喻。

    5. (5) 韩愈为什么上书反对“迎佛骨”?请简要说明。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