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2022·莆田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作画

    韩映山

    东天边有一缕嫩红,朵朵白云也镶上了金边儿;青色的晨雾,罩着远方的村树;淀水光亮起来,透发出一股股清凉新鲜的气息。

    林红红坐在岸边,手拿画笔,面对着晨景出神。她在凝神静思:这大自然的景色是多么有生气啊!自己在学校里,天天跟书本打交道,很少体验到如此生动的画面,自己应该怎样珍贵这段下乡实地写生的时间啊!眼下正是秋忙季节,队长和社员们天天去劳动,不能坐下来让你一笔笔地描画。于是,她就住在生产队长奎拴的家里。

    太阳一露面,它的光彩便耀眼辉煌,阳光在村庄、树梢、庄稼、淀水上流荡着。

    林红红刚收起画具,只听背后有一个小姑娘的声音。林红红回头一看,是房东的女孩小丫。小丫说:“我娘让我叫你回家洗脸呢!我娘说,往后天凉了,别在淀水里洗了。”

    她们往家走着,林红红问:“你哥哥哩?”

    “我哥哥起来就到队部里去了。”小丫说,“你还找他画像吗?”林红红笑了,想起给她哥哥奎拴画像的情形:这小伙子坐着,一动不动。脸上不自然极了,连出气都不匀称了,头上满是汗水。坐了没一会儿,奎拴就说:“不行,饶了我吧!比打夯挖渠还累呢!”想到这,林红红不由得笑了,她又问小丫:“你哥哥今天要干吗活哩?”

    “听说高粱熟透了,准是削高粱。”小丫说。

    林红红跟小丫来到房东家门口。房东大娘端着滑水正在院里喂鸡。小丫说:“娘,我哥哥怎么还不家来呀?”

    正说着,只听院子里有个小伙子喊:“娘,饭熟了呗?吃了饭,俺们得去削高粱,你跟那画画儿的说说,就说没空,晚几天再画。”

    娘忙向屋里努嘴,意思是:什么画画儿的,连个林红红同志也不叫。

    林红红在屋里说:“奎拴同志,当然生产要紧,画画不着急。吃了饭我还想跟你们一块干活儿去哪!”

    奎拴也对着里屋的门帘说:“那敢情好。我们正缺帮手哩!不过,你行吗?这净是累活儿。”

    林红红走出里屋,眉眼含着笑说:“锻炼锻炼呗!我就是决心跟你们学学哩!”

    小丫也高兴地跑出来说:“我给你找个快爪镰,咱妇女们掐穗儿。”

    吃着饭,奎拴忽然想起什么,端起半碗饭汤,走出去了。

    只听奎拴那粗嗓门在各家响着:“大爹,吃了饭咱去削高粱啊!”“二叔!带着镰,咱河套的高粱该削了。”奎拴头里叫,人们就随后跟了出来。

    很快,街上就齐了人。林红红也往这里走来,小丫背个筐也跑来了,她给林红红找来一个爪镰。人们唱唱喝喝,走出村外。

    太阳升到东南角,一望大片的河套地,红艳艳的净是高粱,像是平原上着了火。细一看,每个穗头,像是一把火炬。林红红看得呆住了。

    到了地头,奎拴给大家分好夹垄,男的在前边削,女的在后面掐穗。奎拴脱个光膀,领在头里干。田野里一片劳动的声响。

    林红红跟大家投入到紧张的劳动里,她什么活儿也想学:学削、学掐穗、学捆高粱头,人们也都愿教她。到下午收工的时候,她似乎什么都入点门了。

    晚上下起雨,听着外面的雨声,她写下了一天的日记,旁边还勾勒了一幅图。

    到天明,雨停了,但天还没晴。吃早饭的时候,小丫蹿跳着说:“哥哥,今个阴天下不了地,该让红姐给你画像了。”

    林红红梳着辫子也走出来说:“真的,奎拴同志,今天能画一会儿吗?”

    “阴天有阴天的事。”奎拴那大脸又红涨起来,咧着大嘴嘿嘿光笑。

    收获的季节,一天天地过去,地里由浅绿变成金黄,一块块的庄稼成熟着,收割着。在这丰收的季节,农村呈现一片忙碌景象。

    林红红把自己投入生活的海洋里,劳动锻炼着她,使她的感情一天天地充实起来。她的脑海里,积满了许多生动的人物形象和美丽的大自然画面。她作了几幅自己比较满意的画,她想带回学校去,向领导汇报。

    想到要和这一家、这一村分别了,她实在觉得有些难舍。

    这天早晨,林红红又一个人来到白洋淀边。东天边确又升起一缕嫩红,但这颜色更鲜艳了,有如胭脂和樱桃的红色。她又仰看天空的云朵,云朵虽然也镶上了金边儿,但那金边简直像是金黄的丝绒织成的,那么鲜亮、那么柔和。平原上的远村,虽然也有一缕轻纱似的雾,但这雾气是透明的,像是流荡的水银。

    林红红一笔笔地涂着色,她想:生活里的一切事物都不是一般化的啊!即使是一个早晨的风景,都是千变万化、丰富多彩的!

    等到太阳露面的时候,她已完成了这幅画。

    回到家,她想再找奎拴同志完成那幅肖像画,但奎拴早又到公社里去了。他越来越忙了。

    林红红对这年轻的队长怀着深深的敬佩!回忆起这些日子的相处,这个朴实的小伙子的形象,又映现在她的眼前了。她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她坐在屋里,拿起画笔,一幅肖像,竟画得十分顺手,十分出色。那是一位敦厚的小伙子的形象:粗墩墩的个子,方头大脸,粗眉大眼,肩膀很宽;右手拿一把镰刀,左手拿毛巾拭汗。在他的身后,好像还有好多社员跟上来——这分明是削高粱的那个情景。

    门帘一响,小丫跑来看,不由高声喊起来:“真像,真像我哥哥哟!你看他那大厚嘴唇,咧着在笑哩!”

    她一喊,娘也急忙过来问:“什么呀?什么呀?快叫我看看。”娘拿过去,端详了一会儿,一拍巴掌说,“哟!真像我儿子那个傻样子!”

    (有删改)

    1. (1)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奎拴对当画像的模特感到不自在,加上忙于秋收无暇他顾,之后,对林红红画肖像画的要求一再推脱。 B . 面对河套平原,林红红“看得呆住了”,红艳如火的平原秋景给她带来了强烈的视觉冲击与心灵震撼。 C . “背个筐也跑来了”“蹿跳着说”“不由高声喊起来”,活泼的小丫,给故事增添了许多灵动和生气。 D . 小说的最后一句侧面反映了林红红对奎拴的深刻认识,她的这幅作品画出了奎拴憨厚傻气的精神气质。
    2. (2) 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小说以“作画”为题,意蕴丰富,林红红以淀上生活为素材作画,淀上生活也在她心灵上留下深刻印迹。 B . 林红红的劳动经历,使她产生丰富的艺术创作灵感,这为后文画出肖像画的情节做了铺垫,深化了主题。 C . 小说截取多个日常生活的场景,串联成篇,同时以人物对话推动故事发展,情节完整紧凑,引人入胜。 D . 小说独具匠心,将林红红作品里的劳动者形象和淀上人民的生活相互映照,揭示了艺术与生活的关系。
    3. (3) 有人评价:“韩映山一生都用犹如泥土中散发着淡淡荷香的语言来描写家乡。”请据此对小说的语言进行分析。
    4. (4) 作品以林红红的视角来描写淀上的风景与生活,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