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2022·大通模拟) 论述类文本阅读。

    乡土文化盛行于风土人情尚未受到外来干扰的“纯朴年代”,勾连着千百年来中国民众的情感记忆和“乡愁”,也贯通着人们对“乡土”的审美认知。伴随日益兴盛的“乡村游,等民俗旅游活动的热潮,人们在传统村落驻足逗留后惊奇地发现,那些神话传说、民间故事、民间艺术、竞技游艺、民俗风情、村落民居、祠堂庙宇、特色餐饮等,不仅保存了中国农耕文明的文化因子,也展现着乡土文化的恒久魅力和当代价值。

    在社会文化的结构和功能发生深刻蜕变的今天,如何保存和传承乡土文化的原生形态又如何不断从“人民的资料库”—民间文化遗产中汲取资源,更好地传承、保护乡土文化,并在与时偕行的活态传播中使之“新生。

    与主要以文献典籍的“言说”方式而传承的文人文化不同,乡土文化主要表现为“活态”生活方式的代代相传,因此在乡土文化传承保护中,“人”,是最重要的核心因素。基于此,保护原住民,也就是保护乡土民间文化。最直观的就是,传统村落不能“空心化”,一旦村民都迁出去了,长期存在的生活方式、传统习俗等便可能很快消亡。

    乡土文化往往有其本土适应性,通常还有一整套礼俗规约机制(如乡规民约、伦理道德等)来维系其机能,所以今天保护乡土文化时,要因地制宜,尊重当地固有的“乡风民俗”,而不能采用过多的“外力”,来改变这种千百年来自发形成的“秩序”。就乡土文化而言,它的生态观可以概括为:本土的就是适宜的,也就是最好的;它可以根据“民众自愿”“生活便利”“礼俗互动”原则来改良优化,但不可以推倒重来。所以对于乡土文化保护来说,更为重要的是要树立“原生态”而不是“进化论”的观念。

    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许多用文字难以表述的乡土民俗也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这种乡土民俗文化,其根本价值在于它具有生活特征的“内价值”。例如,在传统村落旅游开发的过程中,要梳理当地文脉,保护千百年来积淀形成的农耕生活习俗、传统节庆和故事传说,展现原生态的百姓日常生活;而不能单纯看中它的“外价值”,仅仅保持外貌上的古风、古香、古色。

    保护和传承传统乡土文化,当然也要兼顾现代人的生产和生活需求。因为原住民也希望过上现代的生活,所以要处理好保留民俗传统与居民生活方式更新的矛盾。民俗文化学者在参与“乡村改造”时,不能仅凭“拯救乡村”的热情,或借“文化精英”的权力去粗暴“重构”,而应在读懂“乡土美学”的基础上,真正把握住原生态文化的机理,用“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嵌入,包括"依照历史的旧痕和人们的记忆,恢复村落的地脉、标识和故貌;为当地整理和挖掘佚失的历史知识、故事及历史口碑文化等。反之,过于大胆的现代化改造,可能是对传统乡土文化的破坏

    中国文化历来重视纵向传播,即代际传承。因此,我们要重视借助传媒教育和现场体验等方式,在年轻一代的记忆中植入乡土文化的“种子”乡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必须重视“人”作为文化载体的独特作用。年轻一代对于乡土文化既是隔膜的,也是可亲近的,关键是要找到返回历史现场、古今对话的代际传承通道。同时,对于在年轻人中的传承问题,还特别提醒人们要具备“沙里淘金,慧眼识宝”的鉴别力,把真正优秀的乡土民间文化发掘出来,传承下去。

    (摘编自徐国源《留住“泥土味”,打造“青春版”—乡土文化的传承、保护与新生》)

    1.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因为人们在传统村落驻足逗留时发现乡土文化的魅力与价值,所以催生出日益兴盛的“乡村游”等民俗旅游活。 B . 文人文化主要是以文献典籍的“言说”方式薪火相传,而乡土文化则主要是以"活态"的生活方式去传承。 C . 具有生活特征的“内价值”,才是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许多用文字难以表述的乡土民俗文化的根本价值。 D . 大刀阔斧地对乡村进行现代化改造,很可能会对传统乡土文化造成一定的破坏,“乡村改造”要思虑周全。
    2.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首段谈到了乡土文化的恒久魅力与当代价值,为后文阐述乡土文化的保护、传承与新生张本。 B . 文章论及乡土民俗文化的审美价值时,以传统村落旅游开发为例强调了农耕生活习俗等“内价值”的重要性。 C . 文章强调要保护和传承乡土文化,也要兼顾现代人的生产与生活需求,这体现了作者论述的严谨性。 D . 文章使用引用论证,引用杜甫《春夜喜雨》中的"润物细无声",论证了对乡村进行改造的恰当方式。
    3.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 乡土文化保护与传承的主体是那些神话传说、民间艺术、民俗风情、村落民居、特色餐饮等。 B . 乡土文化因其常有乡规民约、伦理道德等礼俗规约机制来维系其机能,故其改变无法采用“外力”。 C . 乡土文化保护者只要读懂了“乡土美学”,就会懂得要树立“原生态”而不是“进化论”的观念。 D . 为了做好乡土文化的代际传承,我们需要找到返回历史现场、进行古今对话的代际传承通道。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